【浣溪沙】【采桑子】

作者: 尘清向佛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20:35 被阅读4次

【浣溪沙】【采桑子】两阕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竹榭名苑】第五十八期同题:填词【浣溪沙】【采桑子】,嵌句,嵌入诗人王玉祥的绝句,每阕词的开头、结尾各嵌一句。要求嵌入自然、贯通、相融,表情达意。(【浣溪沙】遵谱韩偓;【采桑子】遵谱何凝)

河北诗人王玉祥的这首绝句,在海峡两岸诗赛中获奖,诗名为《赠台湾友人》

最忆童年捉柳花,何时重品故园茶?

春深怕读登楼赋,阿里山高不见家。

王玉祥,河北乐亭人。少年学诗,师从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所撰诗词、辞赋、楹联、散文、文学论文、新闻等见于《人民日报》《瞭望》《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出版有《天雨花集》《天雨花续集》《方成漫画题咏》《韩羽戏画题咏》《清宫内外秘闻》等著作。近年来,应一些单位之邀,致力于碑文辞赋楹联写作,其典雅精短的《山海关古城复建碑文》《卓达香水海赋》《板城酒赋》等尤受好评。 捉柳花,这是农村儿童常玩的游戏。出生于农村的人都经历过或没有亲身经历也一定见过。故园茶,一喝便会有思乡之意,对于久别故园而有一海之隔的台湾友人来说,想“重品”之念头也是实情。“阿里山高不见家”这一情节,是诗人凭空想象的。但诗人把这种不可能、不会有的虚拟情景变成可能、变成似乎已经有过或可见情景,那种深深的怅惘,浓郁的思念,十分强烈地展现出来了。在这里,据实构虚的艺术魅力就显得格外可贵了。一一梦竹

《浣溪沙-最忆童年捉柳花》

词/尘清向佛

最忆童年捉柳花,晚回常是小泥娃。斥声惊扰树头鸦。

半世飘尘知坎坷,一生归梦念桑麻。何时重品故园茶。

《采桑子-春深怕读登楼赋》

词/尘清向佛

春深怕读登楼赋,北望风沙,南眺云涯。海峡千帆落日斜。

阋墙从此飞鸿断,同为中华,游子长嗟。阿里山高不见家。

相关文章

  • 【浣溪沙】【采桑子】

    【浣溪沙】【采桑子】两阕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竹榭名苑】第五十八期同题:填词【浣溪沙】【采桑子】,嵌...

  • 浣溪沙与采桑子(5)

    浣溪沙与采桑子(5) 还是容若,却要说到《采桑子》了。喜欢上“采桑子”的灵动婉转也是从他开始。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

  • 浣溪沙与采桑子(4)

    浣溪沙与采桑子(4) 《浣溪沙》是唐宋时期被填写的最多的词牌,成百上千,历来名人佳作亦不胜数,其中翘楚要算晏殊: ...

  • 浣溪沙与采桑子(7)

    关于《浣溪沙》和《采桑子》苏轼也作过一些有趣的文字,他用他喜爱的《浣溪沙》填过一组词,描绘的是他在徐州当太守时遇到...

  • 《采桑子》—《浣溪沙》

    (一)《采桑子》 轻扫薄雪入浅溪 煮酒唤月 影合影离 ...

  • 临帖采桑子\浣溪沙

    太阳不下山,练字不停歇!感觉顺了些许,坚持住!! 得一位老师指点迷津,字要临摹得形似,神似。努力向前迈进,希望能离...

  • 浣溪沙与采桑子(1)

    浣溪沙与采桑子(1) 古时生于贫家的女子,因为要做许多的农事,受不得那许多礼仪的束缚,村前院后,河畔溪边的忙碌自顾...

  • 浣溪沙与采桑子(2)

    就这样一直传唱,直到唐,乐师将她的故事编成曲,仍然是坊间最受欢迎的戏,一如今天我们在屏幕上不断看到的那样。一点没变...

  • 浣溪沙与采桑子(3)

    《浣溪沙》在词牌中算是异数,不似大多数的长短句。它句式整齐,音节明快,三句一片,朗朗疏落。才味到好处,却已戛然而止...

  • 《浣溪沙与采桑子》(6)

    有时想这样的愁绪蔓延,不加节制似乎不合了“采桑子”本身清新欢然的春色,那应该是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喜悦,是一个新的刚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溪沙】【采桑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wo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