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日之际在于晨。
很多专家也都说,要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处理。
以努力和励志自居的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恨不得早上能多变出几个小时。
尤其是早起刷一下圈,满世界的人们都在早起努力,心里难免 会有压力。
以至于,一早就开始忙着干活,常常忘记吃早餐。
哪怕我早已是自由职业,我也很久没有抬头看早晨的天空了。
偶尔从阳台看一眼急匆匆赶着去上班的人们,也会让自己立刻投入工作状态。
然而,最近我忽然不想努力了。
连续几天,我都在把早上难得的3个小时,给白白浪费掉了。
8点前晨晨同学就出门去上学,我11点多出门接她,这期间的时间属于我。
平时我会用各种事物填满。
最近我是这么过的。
早起给晨晨同学做早餐,顺便我的早餐也一并做好。
等晨晨同学出门后,我就会打开喜马拉雅,一边听道德经,一边吃早餐。
早餐有时候和晨晨同学一样是三明治,有时候我也会煮玉米或者红薯,配有白水煮鸡蛋。
早餐
牛奶我给自己准备的是脱脂的。
因为听着道德经,吃饭速度也会比平时慢很多。
至少需要30分钟。
我就一个人坐在餐桌上,慢慢体会着牛奶吞进肚子里的感觉,还有最近我也发现水煮鸡蛋其实特别好吃,还挺香的,具体是怎么个香法,我说不出来。
对,最近还有个深刻的体验,那就是很多感觉,是真的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
也再一次理解了,为什么原本有那么多人写的书,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能观世界,你还是要亲自多出去走走?
因为你对世界的感觉,是全宇宙独一无二的。
就好比我大清早一个人吃鸡蛋,每天心境不同,鸡蛋吃进去的感觉都不同。
而我们身而为人,肉身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时间,就那么几十上百年,而唯有心灵的体验,是无法计数的。
吃完早餐后,我也不着急去工作。
我选择拖地。
因为营养辅助食品需要在餐后30分钟吃,所以我选择收拾家里。
用来拖地的清洁剂是很天然的味道,所以拖完地,整个家里就很清香,一般拖完地,稍微休息会,就刚好可以吃营养辅助食品。
晨晨同学画的:拖地的妈妈
这个时候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我会关掉道德经,继续听黄帝内经。
边听黄帝内经,边去厨房收拾早餐用过的餐具,然后顺便就会把午餐要做的准备工作给做好。
要炒的菜提前切好,如果要煲汤,就会煲上。
这样11点出门的时候,把火关小,等中午接了晨晨同学,刚好直接吃。
这些事情全部处理完,基本上2个小时就会过去了。
然后我会冥想。
整个过程,都会特别真实的感觉着自己的存在。
冥想完成后,我要么读书、听轻创业的课件,要么就是写点文字。
虽然最近推送不规律,但我写作是很规律的,写了很多只想给自己看的文字。
这样看起来,我真的是一早上白白浪费了近3个小时。
奇怪的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回顾这一天,我一点都不沮丧,反而很开心。
最近一直在做深度的年度复盘,难免要对生活做一些取舍。
内心常会有种无法言说的痛楚,而这种时候,真正的去感受每天的真实存在,可以让我的选择,也更加接近自己的内心。
这白白浪费掉的时间,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你的时间是不是有意义,是你的心说了算。
而不是所谓的用数据能衡量的成果。
这种感受,让我想起“间隔年”。
这个最早源于西方,指年轻人在上学或毕业以后,忽然脱离原有的生活,花一段时间去别的地方体验另一种生活,比如旅行打工、做志愿者等。
我第一次听说,是通过古典老师,大概是3年多以前,
那会我听的感觉是,真矫情,生活难道不是应该每天努力吗?
如今看起来,真的很有必要。
或许目前我还做不到间隔年,但间隔月、间隔周,还是可以的。
有时候,你停下来,其实是为了更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