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看到老师发在群里的诗歌《立秋》,嗯,今天是立秋了!
岁月流逝,对秋天的期待也日益增长。而小时候偏偏是最没感觉的一个季节。
儿时最喜欢夏天,因为有屋后的一条大河相伴,夕阳西下,在流淌的河水中像一条鱼儿,肆意自在,轻快畅游。
夏天的时候也会到二表姐家住上一些日子。二表姐和二表哥会带着我到附近的山上,拿一根长竿,长竿上方挂着一个网兜,轻轻地走到趴在树的高处的蝉的下方,此时的蝉正专注于鸣叫唱歌,基本被我们的网兜一举拿下的。
除了捕捉知了,我们还满山找寻蝉蜕,累积多了,可以卖到中药铺子去。
也喜欢冬天,因为有所期待,下雪的期待。
并不是每一个冬天都是下雪的。在为数不多的记忆中,雪给每一个孩童都带来过欢笑,也给大人带来过欢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和我一起堆过雪人,研究过怎样给雪人长上一双漂亮的眼睛,戴上红色的帽子。
童年的冬日还是很冷的。有时候雪下得很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雪,喜欢走在雪上面,听轻微的雪的脆响。想过能不能在茶壶里放一团雪,煮了喝?
母亲用雪给我擦过手,说用雪擦手之后,来年的冬天便不会生冻疮。可是第二年的冬天,手还是长满了冻疮。有一次冻疮烂了,竟和手套粘在了一起,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手套摘下,以至于我的小指上还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疤痕,和握笔的食指上的小茧一样,不再消失。即便这样,也还是相信用雪擦过的手不会长冻疮的说法,只是觉得雪下得不够大,擦得不够多而已。
因此对冬天依然还是期待的。哪怕是少有的欢乐也被记忆在心,而会忘却冬日的很多苦楚。
像闰土一样,冬天里,在河边的空地上,父亲带领我们一起捕鸟。其实,那时并不知道闰土其人的,后来在读中学时才看到闰土的父亲教他捕鸟,儿时的记忆在读闰土的时候才神奇的叠合起来。捕鸟的方法都也是一样的,但我相信这方法是父亲自创的,从没听他说过读过《故乡》,读过闰土。
许是冬日的农家不那么忙碌了,因而记忆中有亲情陪伴的冬日才格外温馨吧!
对春天的喜爱也许只是终于可以脱掉厚厚的棉袄,可以吃上我最爱吃的紫云英,可以去野地里挖荠菜和马兰头,可以和小伙伴们去抓像蜜蜂似的昆虫。春天是大地被禁锢了一冬之后的生气,身心自由的感觉。
唯有秋天,在儿时的记忆是淡淡的,也许天格外高,云格外淡,但对我而言都是平淡的。
惟有印象的是立秋的那天,一定要吃西瓜的。
挑一个大西瓜,对半切开,用勺子在半个西瓜中舀着吃,这种吃法比平常切成一块一块吃味道好多了,一下子吃不完,先放着,一会儿再吃。吃完了,完整的半个西瓜皮反过来还可以当帽子,还可以放根蜡烛在圆的四周穿几根细绳当灯笼提着走。
也是从立秋那天开始,母亲便不许我下水了。从此告别了放纵的夏天,期待来年的夏日了!
如今,却越来越喜欢秋天。无他,因为舒适。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而春天,虽说褪去了厚厚的冬装,但容易犯困。因此最喜秋天。立秋到来之后,虽然还有一段秋老虎的炎热,但毕竟这日子渐渐温和凉爽了。
童心可贵,是因为童年的喜好是以心情为转移的,童年的眼睛总是那么富有诗意,小河淌水,夏蝉鸣叫,冬日飘雪……都会雀跃。
而成年人是理性的。以舒适为喜好,现实而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自然的眼睛不再诗意,看待社会的眼睛不再锋芒、不再愤青,他们的眼睛温和成熟。
因此需要回忆,回忆儿时的天真,回忆青春的张扬。岁月流逝,年岁增长,成人温和成熟的眼神中也应该保有一片诗意的天空吧!
想起有一次期末监考,忽然下起大雪,洁白的雪花在窗口一直飞呀飞,像是天使。于是不再觉得往日监考的无聊寂寞了!天空中飘满了雪,这个冬日不再单调。监考完毕,发现每一个人都笑咪咪的,眼神亮闪闪的,大声地谈论着雪。
原来每个成年人心中都藏着一片雪,都藏着纯真,都藏着诗意,只是被日常的琐碎,岁月赠予的皱纹和憔悴给掩盖了呀!
亲爱的立秋,今天开始期待着秋天的到来。
诚然,秋天是最舒适的。但秋天也是艺术的,它低低吟唱,给田野带来一片诗意;它浓墨重彩,给山林绘上秋日的童话。
期待一个层林尽染的秋日,出发吧!去听一听大自然的秋日私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