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这次农忙收玉米回来,我觉得他咳嗽加重,身体消瘦,其实他笑的更舒展和慈祥了,这点是我很欣慰的地方,眉眼间有自己的思想和对生活的些许活力了。我目前还是对他有些淡漠,我不让自己掺和他的事情,不侵犯他的边界,也许是他的负能量太多,吸力太强,我很容易陷进去,对我的情绪消耗很大,我也是在痛苦的情绪中求幸福和安宁,我对于边界的把握也是这半年多来才有的意识和实践,我觉得我是有些过了,矫枉过正,为了树立边界而连日常的亲密感都不见了,不过我想这也是一个过程,没人告诉我正常的边界,健康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也是带着勇气去摸索的。
我记得初三有一次周日,是我们返校上晚自习的时候,我爸骑自行车送我去sd中学,那时天已经黑了,15年前的村子到镇上的路还没有路灯,自行车也没有车灯,路上一片漆黑了,对向开来的汽车或卡车的车灯异常刺眼,会短暂的视线看不到任何东西。他护送我到中学的路口停住,我自己骑我的粉色自行车独自往校园的方向骑去。过了一会,我发现我爸从身后又骑车追上我了,他对我说:刚刚有个车灯很刺眼,怕我看不到路出事,不放心又跟过来。那时我心里觉得很温暖,感到爸对我的关心很浓很厚。这就是爱吧。
后来,有一次我大学毕业后了,我要去sz火车站坐火车去某地,我爸打车送我到火车站,约40分钟的车程,他没有票,只能在入口处送客止步,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非要让我拿着,我那时挺讨厌在公共场合推搡,拿着吧,哎,我不要,你自己拿着吧。我心里是很生气的,觉得这份爱好沉重好扭捏,我想要的爱已经不是在离别时多给我些钱,而是开心的笑容和告诉我享受我的旅途,相信我可以搞定1个人乘车的事儿,给我信心和开心。
大学期间,我记得每次我哥或者我姐假期结束返校时,他都会1个人喝闷酒,然后躺在床上自言自语,说着:哎呀,小孩来家我给他做的饭太简单了,给他吃的啥啊,我怎么不多买点好吃的给俺小孩吃,多陪陪他,然后就自责难过。我是旁观者,看着他的情绪和抱怨,当然,我知道里面有爱在,可是这份爱多么沉重和压抑。我觉得,这是他1种惯性的思考模式,如果可以这次觉得没做足够多的好吃的给小孩吃,那么记住这种遗憾,下次多做些就去做就好了啊。可是我怎么觉得,下次我们回家了,他还是该下湖看庄稼,该忙里忙外,该骂骂咧咧,还是没有谈心,沟通,和高质量的陪伴啊。所以,时间久了,我觉得很烦,觉得这个家好压抑,觉得他就是单纯的负面情绪,只是找到这个理由又可以供他喝酒发牢骚了。
现在,我想,或许他是希望做的更好的,他希望可以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他希望家人团聚的日子过得更开心一些,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也没见过高质量的陪伴是什么样子,他也没见过健康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子,所以想法是很好的,可是实现起来就又有很大的落差。或许他也缺乏指引,就像我埋怨他没有指引我们一样。我会觉得这对我不公平,因为我是他的孩子,我那么小,我看着他们对我的言传身教长大,他没有给我指引,我怎能习得幸福的本领,现在我还要去同情他去理解他,这对我本就是沉重的过程。现在我觉得我去归因于他都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了,好像是我没有错,他也没有错,我们都没有错,是生活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时光就是这么往前推移的,这是真实的生活,我怎么接纳自己和这些,然后获得力量前行。
回忆起来,还有很多,这些也像在海边捡贝壳一样,蹲下来耐心点捡,也能捡到很多回忆,我大学毕业后有次考sz的某银行笔试,那天我先回到家里,然后次日去sz考试,那天恰巧他要去县城参加某亲戚的什么仪式,那么家里只有我1人了,我自己做饭,关门,安排时间坐车去考场,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很少1个人在家里过夜,好像也有些担心农村的治安,怕遇到坏人翻墙偷东西之类的隐隐担忧,但总算相安无事的度过。等我考完试回到家时,我爸和我说起:他昨晚上1晚上都没睡着觉,然后不停的抽烟,心里想着我怎么留俺闺女自己1个人在家,不能给她做饭照顾她,跑来这个县城干嘛,很担忧很自责,他也说自己到陌生的地方不大睡得着。我听到了他的情绪背后里深深的自责,这让我觉得很沉重。因为我现在需要的是:如果你选择了去做1件事就开心的享受你的事,你的自责和担忧并不能带给我陪伴和力量,反而让我觉得沉重和喘不过气来,而我需要的是看到你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过出来有活力的样子给我看。这让我觉得他有些窝囊,能力差。
不想再回忆了,心里已经觉得心痛和难以呼吸了,我这么多年了经常觉得呼吸不顺畅,胸口闷,有时觉得自己会把自己憋死的程度,我好像自由自在的呼吸,我想一身轻松的走在路上,感受阳光和微风,感受鸟叫和虫鸣,感受树木和池塘,感受我的呼吸自由徜徉。我想这是美好生活的状态,这样的日子可以多一些久一些。我想到我应该去医院体检下身体,确定我的胸闷不是身体疾病后,就更确信是因为心理和情绪的压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