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机构共同发布了《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针对我国城市地面公共出行、城市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运行三个方面,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扫描和诊断。
《报告》首次发布“绿色出行意愿指数”南京指数最高,而在各类绿色出行方式中,北京“公交&地铁出行意愿指数”排名第一,南宁“骑行出行意愿指数”排名第一,兰州“步行出行意愿指数”排名第一。
城市道路交通方面,在2019年二季度监测的50个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数排名来看,广州交通健康指数最低,为51.83%,位居二季度城市交通亚健康榜单之首,其余排名前十城市分别为贵阳、北京、深圳、重庆、西宁、西安、上海、兰州、哈尔滨,TOP10中南北方城市各占一半。再从路网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来看,本季重庆指数最高,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高速公路运行方面,本季节假日期间全国高速拥堵同比上升6.7%,清明期间全国高速整体拥堵程度最高,其次是五一,端午拥堵程度最低;由于2019年五一四天小长假,高速拥堵同比上升最高,为13.5%,而平日拥堵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首次发布“绿色出行意愿指数”选取全国50城市,依据高德地图公交&地铁、骑行、步行路线规划总次数占比,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各城市的“绿色出行意愿指数”指数越高表明城市绿色出行需求强度越大,反之绿色出行需求强度越小。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其公交&地铁、骑行、步行出行意愿指数均高于50城市均值,尤其是骑行出行意愿指数相比其他两项表现较好。兰州、西安、上海、北京、武汉、厦门、长沙、杭州、南昌依次排名前十,南方城市占7成。
本季《报告》首次将全国主要50城的基本线网数据按城市规模做同比分析发现,城市规模越大,其各项公交基础指标就相对越好。在500米站点覆盖率和线网覆盖率方面,各规模城市间差距较小,而在线路重复系数方面,超大城市明显高于其它规模城市。
根据高德地图2019Q2公交规划数据分析得出,在超大城市中,上海市出入公交系统的平均步行距离和换乘距离均为最大,深圳市最小。同时,超大城市中只有上海、北京二个城市每次公交出行规划的平均步行总距离超过1000米,而超大城市平均步行总距离为950米。而在特大城市平均步行总距离为836米;环比2019Q1分别下降7.9%和10.0%,主要与一季度春节特殊出行需求有关。
将全国主要50城通勤时进入公交系统平均距离和离开公交系统步行距离分析显示,深圳、无锡、南京、西宁、天津进入距离低于离开距离,泉州、保定、台州、石家庄、济南进入距离高于离开距离,广州、扬州、绍兴、合肥、苏州进入和离开距离基本相当。
北京:专用道内公交效率显著高于非专用道效率
公交专用道是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的关键实施手段。城市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在特定路段为公交划定专属路权、提升其运行速度,从而提升大客流通道的运送效率。
本次二季度报告选取了北京人口热力核心区内、早晚高峰的公交,将公交线路的站点间路段分为“有公交专用道覆盖”和“无公交专用道覆盖”两类,分析比较了两者之间的效率差异。以2019年6月为例,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有公交专用道覆盖”路段的公交平均速度为 17.26km/h、社会车辆-公交车速比 1.948,而 “无公交专用道覆盖”路段平均速度 14.90km/h、车速比 2.173;有专用道覆盖的公交效率显著高于无专用道覆盖的路段。
深圳“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在超大城市中最高
《报告》从监测的50个城市中,选取了公交信息化程度较高的21个城市进行分析,发现2019年二季度,宁波的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最高,达到85.05%,与正理想值最接近;深圳在超大城市中 “幸福指数”排名第一,天津在特大城市中的“幸福指数”排名首位。
中国堵城排行榜发布 重庆再次居首
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2019Q2重庆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1.964,平均车速24.95km/h,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本季最高;本季十大堵城依次为重庆市、哈尔滨市、北京市、长春市、呼和浩特市、大连市、济南市、沈阳市、兰州市、西宁市,前十城市中9个位于北方。
作者点评:城市在发展,人工在增长,随着而来就是交通难题。又要发展,又要幸福感,这是一个很难的平衡。从堵城排行榜上看,9个北方城市,尤其4个是东北城市说明了很多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