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钱,干嘛生小孩?

没钱,干嘛生小孩?

作者: 7618aff306af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3:30 被阅读0次

    前天给大家介绍了近期热播的《都挺好》。

    在网上浏览短评的时候,注意到大家都在说一个词:

    原生家庭

    有人说,这部剧唤醒了曾经的痛苦回忆,和原生家庭曾经的摩擦,以及当下积累的矛盾,让和解变得很难。

    也有人说,既然无法和解,当然也有选择不和解的权利。

    的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都有权决定如何平衡个人生活和原生家庭的交集区间。

    但在拥有先进传统文化的我国,很多时候,所谓的平衡,最后都会失衡

    到头来你会发现,不管你如何拼尽全力抹消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你的生活,总会被原生家庭横加干涉,接受莫名的评头论足。

    对于当下很多追求自我价值的90后而言,和原生家庭的众多矛盾中,要不要生孩子,一定是个坎儿。

    刚经历完上个月的催婚,接下来数月,又将收到“亲戚或朋友家孩子都有BB”的轮番轰炸。

    莫慌,今天要给你们讲得电影,说的就是“穷人该不该生孩子”的话题。

    但愿能帮助稳定你们的立场。

                                                                              《迦百农》

                                                                               Capernaum

    说起来,这算得上是去年我个人的十佳遗珠。

    一众戛纳主竞单元的作品中,这部电影愣是等到今年才放出片源。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让它又涨了点儿热度。

    目前豆瓣的评分维持在8.5,佳作无疑了。

    不信?再看看烂番茄。

    专业媒体给出89%新鲜度,普通观众祭出91%好评率。

    实打实的好片

    其实,早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这部电影就提前放映过。

    当时的画风是这样的:

    开篇流泪,结尾泣不成声。

    作品的力度毋庸置疑。

    更关键的是,这样一部作品,让被催婚催生的人,找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影片片名,取自《圣经》中的地名。

    在原著中,耶稣布道时曾经过此地,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件亦在迦百农诞生。

    借由这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导演将故事的舞台对准了和叙利亚接壤的中东之国——黎巴嫩。

    战乱和贫穷,是这个国家的常态。

    借由影片开场对“贫民窟”上方的广角俯瞰,导演利用片名传递了这样的讯息:

    在这块被上帝抛弃的土地上,并不存在什么奇迹和救赎。

    有的,只是无尽的贫穷,和随之而来的罪恶。

    即便被视为天真的小孩,也难免环境对他们的腐蚀。

    烟和玩具枪,象征着失落的纯真。

    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种《上帝之城》的感觉?

    是的,幸福的事情千篇一律,不幸的事,却各有各的不同。

    但最终,都殊途同归。

    影片采用倒叙手法,从一个名叫Zain的小男孩对父母的控诉开始。

    在法庭这场戏中,观众大致上能够得到两个信息。

    其一,这个从生理角度判断大约为12岁的男孩,因为持械捅人,正在服刑。

    其二,因为某种原因,Zain决定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

    为什么说是从生理角度判断?

    因为他是黑户,加之家中小孩众多,父母并不记得每个孩子的确切年纪。

    你肯定会好奇这一家该是有多少人。

    来,睁大你的眼睛。

    这还不是全部,为了防止更年幼的孩子到处乱跑,他们会被戴上脚镣。

    这个生一窝足球队的现实,全部发生在一个十几平的小公寓里。

    脏乱差的环境,让Zain的母亲都直言:

    这是一个猪圈”。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Zain,难道是因为忍无可忍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吗?

    为了解释Zain起诉的缘由,导演用冷静但充满力量的镜头,向观众讲述了起诉前后的全部经过。

    回到起诉前的一段时光,那时的Zain仍旧只是在浑噩中混日子。

    白天,他和兄弟姐妹靠做散活补贴家用。

    晚上,除了接受有一顿没一顿的现实,还要顺带聆听父亲的“建设性”教诲:

    上什么学?打工才是你的主要任务

    如果说,无法和同龄的孩子接受教育尚在Zain的忍受范围内,接下来发生的事,才是真正加剧他和父母决裂的导火索。

    起因是Zain在一次偶然中,撞见了妹妹Sahar的初潮。

    为了掩盖这个事实,Zain帮妹妹清洗了内裤。

    一个象征女性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

    这,得从当地的优良传统说起。

    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中东地区,童婚现象一直是合法的存在

    所以像什么8岁新娘嫁40岁老头这样的新闻,

    在我们看来稀奇,在人家那儿,是常态。

    之于Zain的妹妹Sahar而言也不例外。

    在她11岁时,为了摆脱家中拮据的财政状况,发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的父母,决定把Sahar嫁给同社区的小贩。

    为了平息Zain的怒火,母亲的谎言显得拙劣而卑鄙。

    最终,Sahar终究是嫁了出去。

    但由此激发的不满,导致了Zain的离家出走。

    也正是在此过程中,观众有机会跟随小男孩的视角,看到一个更真实的黎巴嫩底层社会。

    出走过程中,Zain接触到了非法移民——来自非洲的Tigest和她数个月大的孩子。

    在他走投无路时,Tigest用母性的本能接纳了这个血缘之外的小孩。

    相互取暖的过程中,原本看似和睦的互助关系,在现实的社会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最大的问题,来自Tigest的身份。

    因为非法入境的关系,和此前的Zain一样,她只能通过打杂工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

    而这,还要冒着被黎巴嫩警方逮捕的危险。

    当逮捕变得不可避免,本应该享受无忧童年的Zain,则被迫重新拾回“家长”身份,照顾起Tigest留给自己的婴儿。

    但,自身年纪尚幼的情况下,找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干非法勾当(兜售限制药品)被欺负,也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

    在残酷的成人世界,这样的小聪明显然长久不了。

    迫于生计考虑,Zain最终通过中介人为婴儿找到了领养家庭,从而给自己换来移民国外的机会。

    而所谓的移民,不过是赶上欧洲接受难民的热潮,让他有机会买一张去往西方世界的船票。

    但,证件的缺失和妹妹Sahar死亡的噩耗,最终浇灭了Zain前进的希望,并让失去动力的Zain,向导致妹妹死亡的妹夫举起了屠刀……

    在表现暴力环节方面,《迦百农》处理得隐忍克制,女导演娜丁·拉巴基并未用充满噱头意味的方式去呈现血腥的段落。

    相反,她选择用路人几近呆滞的眼光,去审视这场注定会发生的暴力事件。

    显然,在贫穷的环境中,暴力的到来不需要任何催化,时间问题而已。

    身处其中之人,早已对这样的暴力习以为常。

    影片的结尾,饱尝人间冷暖的Zain,对成人的每句建议都如尖刀般扎心:

    “我希望那些无能的成年人就别养孩子了,我会记得什么?暴力、侮辱、殴打……管好下半身……如果要我说最温柔的话,将是‘滚吧,婊子养的!’生活是一坨屎,真特么操蛋,它都比不上我的鞋子值钱。”

    和《无人知晓》、《伊莲娜》、《弗罗里达乐园》这类作品相似的部分在于,《迦百农》同样采取了非常生活流的手法,展现了父母失格对小孩方方面面的影响。

    看似平缓的故事节奏中,却处处隐含着冰冷而绝望的气氛

    虽然影片最终以明亮基调收尾,但这种小概率而戏剧化的快乐结局,并不具备太多现实意义。

    Zain勉强挤出的笑容,似乎隐隐包含导演不忍揭穿的结局。

    只不过,她仍旧选择用乐观,去回应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电影到此结束,但它之于观众而言,却是值得反复探讨的。

    当一个原本应该活蹦乱跳、尽情释放天性的孩子,因为生活压力而破口大骂,甚至因此变得老气横秋时,

    需要反思的不是他们,而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

    法庭上,Zain恳请法官勒令父母不再生育,然而此时母亲的肚里,已经孕育着另一个新生命。

    但Zain早已看穿了一切。

    他绝望地表示:“你的孩子会和我一样。”

    然而面对外界责难,母亲仍旧只是尝试将苦果归结为自己的出身。

    固然,每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

    但,用生殖本能让后辈重复自己的命运,甚至企图利用他们到达自己无法触及的彼岸,真的好吗

    生育小孩很难,给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样不简单。

    至少,在你决定生育前,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

    或者,心甘情愿。

    对一个生命而言,二者缺其一,你带去的不是幸福……

    是灾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钱,干嘛生小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l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