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生演讲稿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净土自在心中——记林语堂《苏东坡传》

净土自在心中——记林语堂《苏东坡传》

作者: keep251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0:17 被阅读90次


花了三周左右的时间看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想要写些感想,却发现很难。千头万绪一并涌来,竟是难以梳理。之前阅读的过程里陆续写过三篇感想,虽然阶段不同,但自己内心的所感所知已倾吐而出,等到整部书读完反倒拿不出适当的词句来总括了。

毕竟要以一篇文章那区区数语来概论一个人本就不易,更何况那个人还是苏东坡。

林语堂用一本书的篇幅来介绍苏轼尚有不全面之处,我不过读了本传记,看了几篇文章和一两部纪录片,更是谈不上了解,自然也不敢妄下什么结论,只能且读且记且思,有感便抒发一下,倒也是一种自在。

传记从苏东坡出生写到去世,属于比较传统的叙述方式。我时常会随着那些纸面上的文字,时而欢欣,时而悲痛,时而畅快,时而愤懑。

北宋黑暗的政局,从不停歇的政治党争,殃及的都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为了坑害对手为了自己到达权力的巅峰,不择手段,付出最惨重代价的恰恰是最无辜的人民。这样的世情常常叫人既气愤又无奈,但又欣慰于见到有苏东坡这样为民间疾苦奔波仗义直言的官员。

书中数次提到苏东坡无法无视百姓受苦,更无法对世间不平之事坐视不管,他的浩然正气是让我钦佩的第一理由。其二,在面对几番贬谪历经世事变迁,苏东坡却从未被这些挫折起伏给击倒,他的内心从未真正笼上阴霾,自始至终如明月般净朗,如清风般豁达,为人大气爽朗乐观,入世又出世,这点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其三,苏轼在文学艺术上的才华与成就已无需我来赘述,通观中国五千年历史,能与其比肩者寥寥数人。然而更令我惊讶的是他在治理政务时体现出来的实干才能:在庙堂,上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据理力争;在辖区,他兴建水利,造堤坝,办医院,收孤儿,防范灾荒;甚至被贬谪手中无权时,他都会体察民间疾苦建议当地县官帮忙消除杀婴恶俗。每一桩都是利民利国的实事,每一件都是其善良与才能相结合的丰功伟绩。苏东坡凭着良心凭着他对百姓的同情与怜悯做事,从不推诿扯皮,总是说干就干,效率极高,一腔热情与热血奉献给他所爱的老百姓。如果官员们都是如此热心正直又体恤民生之人,国家又怎么可能不兴盛起来呢?

然而苏东坡毕竟只有这么一个,所以他成为了传奇。这个人一生无愧于任何人,活得光明磊落,便也无所谓死后能否前往净土。

因为净土自在他的心中。

我读林语堂的这本《苏东坡传》大半时候心情都是激动昂扬的。林先生的遣词造句描写叙述生动有趣,将一个活生生的东坡居士呈现于纸面之上。读罢此书,竟是尚觉不够,可能我下一步应该去读读苏轼自己的文集吧。

当然林先生的其他书籍也值得一读,稍晚会去拜读他著名的《吾国与吾民》,想必也顶会受益匪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土自在心中——记林语堂《苏东坡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n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