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新的网络词汇又火了——“隐形贫困人口”。
首先,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
根据网络定义,隐形贫困人口是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
一方面:能花钱。穿当季新款衣服、去好餐厅、花钱健身或瑜伽——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另一方面:他来们并没有太多钱。从存款看,是名副其实的穷人。
这群人一般都有一个概念,“心里有底才敢花钱,心中有爱即是富裕”。
对自己的财务状态有忧虑,但是又很认同自己的消费观,认为至少要追求美好的东西,热爱生活。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投资自己,要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但有时候我们没有想过,花出去的钱,到底是在投资自己,还是只是为了获得一份虚荣?
《好好赚钱》这本书中,作者认为:
我们花钱买的东西,实际上分为两种:资产和负债。
资产型的东西,就是买到手后,会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正收益的东西;
负债型的东西,则是买了之后,会从我们手中夺走资源、从我们口袋中“偷走”钱的东西。
打个比方,健康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身体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优质资产那么我就值得去投资。
比如说,买的一些提升自己的专业书籍,文化书籍,去参加补习班,去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塑造自己的技能和专业以及内在,可以不断的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优秀,获得更好的资源,这个就值得去投资。
而买了没穿过几次的新款衣服,成堆的口红和面膜护肤品,还有化妆品,这些统统都属于负债型花钱。
很多人都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收入情况,宁愿吃土也要过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心里有底才敢花钱,心中有爱即是富裕”。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读一些公众文的鸡汤,也很爱转发到朋友圈,我读过那么几篇她转发的,大抵意思都是“”花钱不是因为我奢侈,是因为我很贵,是因为我热爱生活,我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要追求我理想中的生活,我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花钱让自己开心了?”
看起来这段话好像没什么大毛病。
后期她每天都沉迷于物质的消费,不断的购置最新款的口红包包,追各种网红的爆款衣服,鞋子。她甚至还发了一条朋友圈晒了自己买的多少这个网红的衣服,来展示自己对这个网红的喜爱。
底下我另一个朋友给她评论了一条,我就想知道花了多少钱。
后来我这个朋友怎样了呢。
她应该是受鸡汤文的毒害比较深,有一天直接跟我说辞职回家了。
我说为什么呢,你在深圳的那家大医院不是挺好的吗。
她给我抱怨了一大堆,总的来说意思大概就是这里的环境不符合她的理想状态,这份工作也不是她追求的那个样子,这样的生活不是她要的。她不想继续这样的生活,就辞职回家了。
在家待了有半年多了吧,也不愿意讲究自己的感情嫁人,也不愿意将就自己的生活去工作,就一直在家里待着。
看起来花钱以及她辞职,好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但是T仔要说的是,你花的钱,就是你的价值观的体现。
物质欲望是没有尽头的。
不合理的消费只会助长你的欲望,当过多的物欲占满心灵,只会让你陷入无限的攀比与浮躁中。
当我们不断的需求外界的物质去给到我们满足,给到我们刺激,那么我们的要求也会更多,我们会不断地去要求这个世界让我们开心,不断地去要求身边的人要是我们喜欢的样子,我们甚至还会要求这个世界是我们喜欢的。
但是我们却没有回头看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拉斯说过:“如果你确实很有钱,在高档商品上随便挥霍一点倒也无妨。但假如你还只是个想要致富的普通人,那么,这样的消费不可能让你成为有钱人,永远也不会。”
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只会让你在物质中迷失自我、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小T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把钱花在投资自己身上。
哪怕是存钱,也是要有目的的去存钱,比如说,我们存钱,我们是为了要投资自己,去报一个培训班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是去一个地方旅游让自己心灵放松去感受世界的美好,还是去报考一个什么样的证书,给自己更多的晋升机会。
不管你是花钱,还是存钱,你都应该是往未来去看这个结果的。是以未来来衡量的,这样你才是在真正的投资自己。才能获得最终的回报。
没有人因为你涂了什么牌子的口红,背了名牌的包包,穿了什么款式的新衣服就对你刮目想看,但是hr却会去看你的学历,你的工作经验,你的能力,你的学识和为人。
把钱投资到自己的未来上,未来一定会反馈给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