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秦帝国之崛起》之二魏冉

《大秦帝国之崛起》之二魏冉

作者: 听月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01:04 被阅读0次

      魏冉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好的结局的。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像魏冉这样的人,跟他情况差不多的,在他之前的有伊尹周公,在他之后的有霍光邓鸷窦宪,但是他们的下场比较好的还是比较少。至于那些跟他比起来差得远的,则基本是没有好下场的,比如吕产吕禄,比如梁冀。

       魏冉得到重用,在当时的情境下,是必然的事情。外甥当了秦王,但是肘腋之间就有变乱,而他又是一个有才能的外戚,当了太后的姐姐不用他用谁?

       魏冉的掌权,和伊尹周公霍光的“托孤”还有所不同,算是在邓鸷和窦宪之前的后族一派的鼻祖吧。但是,能够在秦国的相位上四上四下,除了依靠自己的宣太后姐姐,魏冉还是有自己的本事的。

       魏冉有军事能力。魏冉首先是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出现在秦国的舞台上的,将军这一名词就是从他这里诞生的。秦昭王继位之后的前三年,是魏冉作为军方的一把手平定了“季君之乱”。之后,也是他连年带兵为秦国拓土开疆的。可以说,秦昭王前中期的每一次大战,基本上都有他的影子。当然,他作为将领最大的功劳,就是发现并举荐了秦国的战神,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之首的白起,尽管后人因为白起的战功称他为“人屠”。

       魏冉有政治才能。出将入相,四为相国,没有点政治才能是不行的。但是能够顺应局势影响天下大势,这种才能就更难得。魏冉时期的战国是秦齐楚三强,赵国后来异军突起,但是,一楚一齐都是在魏冉在位的时候给彻底削弱的—楚国是他推荐白起为将攻下都城而一蹶不振的;齐国则是他策划的“五国攻赵”被苏秦为“死间”齐国而化解掉之后再次五国攻齐而彻底削弱,从此对秦国唯唯诺诺。
       但是,魏冉的结局从他威风八面的时候就注定的,我们无法去责怪他没有政治远见,毕竟不可能有人给他任何借鉴。

      霍光是汉武帝指定的托孤大臣,汉宣帝也算是一个有为明君,但是他居然说出“霍光在,犹如芒刺在背”的话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秦昭王四十一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了,他那个七老八十的舅舅还没有把权力还给他,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要知道,在战国时期,人过了三十六就可以自称老夫了,秦昭王可是熬死了自己的儿子的,也熬死了其他国家甚至父子两代王,如果说这个时候还对他掌握权力不放心,谁会相信魏冉是出于公心呢?

       公心之间夹杂私欲,自然就会落人口实。尽管“疏不间亲”,但是埋下了这些怀疑的种子,魏冉的失势也就是必然的,范睢只不过是一个药引子罢了。
       魏冉能够安全着陆,除了外戚的原因,更多的就是他的功劳比起他的私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比起魏冉安然着陆来,后世的某些人,一朝得势,小人得志为所欲为,最后落得一个家破人亡,他们地下如果见了魏冉,不知是何感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帝国之崛起》之二魏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qb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