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毒月祈平安,巧手做香囊

毒月祈平安,巧手做香囊

作者: 东篱诗情 | 来源:发表于2022-06-02 12:27 被阅读0次

前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许多民俗,都有驱除瘟疫、祈求平安的寓意。

端午来历

1.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

据说,屈原爱国壮志难酬,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踪影。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2.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3.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东山中学初一语文拓展课特地在节日来临之际和学生一起了解端午习俗,感受传统习俗文化的魅力,并动手参与制作香囊,禳灾纳吉。

(一)端午诗词欣赏

同学们跟着老师的引导进入诗词里的端午:

(二)了解端午习俗

课堂上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了端午的特有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吃五黄、打糕。

追根溯源,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也不只是一个庆祝的节日,它是驱毒避邪,禳灾纳吉的节令。俗话里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三)毒月祈平安,巧手做香囊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给自己一个夏天的仪式感,送自己一个香囊,顺遂又安康,跟着我们一起动手做起来。

附香囊制作法:

  老师在上面展示制作方法

看完展示,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穿针引线,热火朝天地做起了针线活:

看看我们的成果:

端午月,天气多变潮湿,蚊虫与五毒躁动,瘟疫瘴疠之气滋长,容易引发疫病,人也常常觉得不舒服。因此,端午它仿佛是一次中华药草的盛会,以美食,以佩饰,以装饰,以香薰,以沐浴,护佑家人安康,让我们迎来盛夏。

香囊,古时又称香包、花囊、香球、容臭等,是古代最流行的佩戴饰品,不仅会散发阵阵迷人的香气,还可镇定心神,抚慰心灵,甚至兼有防治疾病和养生的功效。在古代,青年人佩戴香囊问候长辈以示敬意;恋人互赠香囊借此定情。今天,香囊被人们当作一种复古的装饰,或悬于颈,或挂于包,或点缀于车,用法于古人不再相同,有的是为了美观增采,有的是为了防治养生。香囊既有神圣仪式感,又有含蓄优雅之美,已经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有人说,中国人一直是一个避凶趋吉的民族。“千百年来居安思危的中国人将避疫、防疫意识巧妙地融入一年四季的节庆之中,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仪式化、审美化的民族心理。”

端午到了,亲手给我们身边的人做一个香囊吧,表一份顺遂安康的心意!

相关文章

  • 毒月祈平安,巧手做香囊

    前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我...

  • 第12届天台山石梁避暑节清凉启动

    乐融融包粽子、巧手做香囊、豪华花样的避暑套餐,智慧碰撞的文化盛宴......6月25日,在浓浓的端午气息中,第12...

  • 『香囊·平安』

    春日,繁花似锦的庭院中摆着一把陈旧的竹椅,轻轻摇晃的椅子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条条皱纹像是思念爬满了他的脸庞,...

  • 祈平安

    呼吸困难,大脑缺氧,闷热难耐,艰难得睁开眼睛,透过窗户外瞬间走远的刺眼光线里,我看到老公还没有安睡,坐在对面手伏在...

  • 祈平安

    寒露之日,盼了多天的雨终于下了,却是豪雨。好者扫闷热,坏者是使这座城市成了海,行路成了畏途。雨势滂沱不止,自己虽在...

  • 祈平安

    今天祈平安,就不再更文了。 今晚回寝室更文刚更一点,爸妈打来电话了。也怪我没注意疫情消息,老家那开始有疫情,总院和...

  • 蜡烛红于二月花

    蜡烛红于二月花 祈安祈福祈发家 平安岁岁年年 快乐时时刻刻

  • 2022-09-10

    祈平安

  • 莫(仄韵)

    宁为祈食人,莫做看门狗。 名义保平安,昧心成打手。

  • 近乡情怯(四)

    所有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在漆面斑驳的书桌上还放着一个香囊,那是洪大与同事出差时在泰山奶奶那里求来的平安符,用来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毒月祈平安,巧手做香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rq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