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小姨,从一出生就有一个智障姐姐,也就是我妈。
可是和我妈不一样的是,我这个小姨,她很聪明,甚至可以说,聪明的有点缺德,
她让我妈去偷西瓜,她自己没有受责罚;
她让我妈去跟我姥姥姥爷说加增加零用钱的事儿,结果她把我妈的钱全部拿了来;
她至今未婚,坚定地认为,女人不需要男人也可以过活。
甚至在我姥姥过世的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
按理说,这个缺德的女人应该遭报应才对。可是你们猜猜看,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现在财务自由,身体依旧纤细苗条,社交软件上总是滴滴答答,就连她的容颜,也丝毫未受任何影响。
就连我也会说:靠!不公平啊!
2.
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我们要不争不抢,否则那叫自私,那样是不好的。
实际上,不争不抢的,都是傻子。
我从一本心理学著作上看到,我们人性中其实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性,一个是攻击性。
这个性可别想歪,它指的是我们需要和别人建立某种联系,建立某种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性的关系是温柔的,柔和的。
而另一种东西,攻击性,听名字就知道,它是激进的,不可捉摸的。
很不幸,在我们中国人的教育中,早已剔除了攻击性,某些家长和老师甚至认为,攻击性是不好的。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活的舒服一点,我们又没有真的攻击或者伤害谁,这样真的不好吗?
3.
说一个小故事。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因为脾气好所以总被一个男生欺负。一开始只是借东西不还,到后来就变成了让我去给他买周杰伦的画册。
我不敢反抗,东拼西凑给他买来了,他只看了几页就给扔掉了。
成年以后的我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提到了这段往事,咨询师问我,你为什么不敢反抗呢?
我说:因为老师总和我说,你呀,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所以呀,有些事情你知道怎么做的。
看吧,这就是缺乏攻击性的后果。人家都到我头上拉屎了,我居然还给人家擦屁股。反观对方,就是攻击性十足,当然,有些过头了。
我并不是鼓励我们的孩子去欺负别人,只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从小就是,你听话,就是好孩子,那么好孩子就是不能惹事儿,不能给老师家长添麻烦。
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具备了攻击性,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抗,甚至凡事自私一些,都不为过。毕竟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性的关系平衡我们与人的交往,而攻击性的关系平衡外界与我们的内心。
所以你活的富有攻击性,自私一些,甚至可以说缺德一点,都没什么。
我们都是为自己嘛。
4.
说回到我的小姨,我曾经问过她,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什么遗憾,她没有说话。
我只知道,她现在财务自由,却不知道那是她工作了多少年的积蓄;
我只知道,她身材维持的很好,却不知道那是她咬着牙每天在奥体公园10公里脚步走的结果;
我只知道,她至今未婚,却不知道她心里始终住了一个人;
我只知道,她小时候如此利用我妈,却不知道,在她意识到自己当年的缺德行径后,暗暗的资助家里:
……
我只知道,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还过得不是很好,那还有什么天理可言。
最后,我问了她一件事:姥姥过世的时候你到底有没有哭。
她沉思片刻说:哭了,被风吹的。
靠,这个缺德的死女人!
不过呢,我为了自己活的好一点,我也干了一件缺德事:
我把小姨的故事写成了文章,就是这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