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可能正在毁掉中国家庭的幸福

教育,可能正在毁掉中国家庭的幸福

作者: 江苏家学宝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6:48 被阅读34次

    放下你的焦虑,别成为孩子眼中的“怪物家长”。

    ——兹心

    最近,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台湾和大陆分别以7万、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报告还显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轧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无独有偶,最近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

    一位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可因为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

    于是,当人们问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答案无一例外:贵和累

    倾其所有,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

    可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结果就是孩子不幸福,家长更痛苦,似乎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死局之中,那么对于孩子教育这件事,我们看一下她是怎么做的。

    香港著名记者屈颖妍写了一本名为《怪兽家长》的书。

    在成为全职太太之前,她是《壹周刊》的副总编。辞职后,她感叹管好三个孩子,比做好一本杂志要难100倍。

    更重要的是她个人幸福感的缺失。

    为了孩子的学业,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没时间经营夫妻关系。有一次大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你不笑了?”她才明白,原来做了学龄儿童的家长,她竟然变的都不会笑了。

    “怪兽家长”一词源于日本,指那些为孩子成绩抓狂的家长们。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在小说《平民之宴》里,温和地讽刺了中产阶级的怪兽家长们。

    尽职尽责的母亲由美子与童年被补习班填满的儿子翔,母子之间缺乏爱的交流,更像是一种功利的结合:妈妈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分数,而孩子也只能通过分数换来母亲的笑容。

    翔高中开始厌学,退学去网吧打工,排斥母亲嘴里描绘的一切蓝图与愿景。

    他像一个疮疤,横在这个中产家庭的房梁之上,夫妻两人彼此埋怨,好像有了这个“人生失败”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也随之失败了,败得彻底,却败得不甘心。

    最近几年,我已经看到太多成年人,当孩子开始读书,父母就开始焦虑、争吵,慢慢失去笑容、趣味。

    他们有些曾经坚信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然而当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功课跟不上,考试垫底,他们关于教育的自信瞬时就垮塌了。

    屈颖妍说,大女儿上一年级,她也完全懵了!忽然发现老师不教乘法口诀,直接开始布置乘法作业,而班里只有她女儿和另外一个小男孩没上过学前补习班。

    “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生学中学生的,中学生学大学生的,大学才开始学怎么玩”这种大环境说多了都是泪。

    作为家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个“顺臣”与大环境共舞,或者甩抛开大环境,尊重自己内心的教育理念。

    在两者之间骑墙,是家长最痛苦,孩子最遭罪的。

    现实中,太多家长在骑墙。既不想让孩子成为功课的奴隶,又见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困局。

    我一个朋友,自己开公司,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非常优秀的。但孩子读初中时,成绩不好,她整天就像祥林嫂一样,后悔当初没有全职在家带孩子。

    她说如今得到的再多繁荣荣誉,都无法抵消孩子学习不好这一个污点。

    她的儿子我见过,独立性很强,为人处事非常成熟,虽然成绩一般,但特别自信。跟她妈说“我唯一的缺点也就是成绩不太好”,把她妈气得直翻白眼。

    我问她:“有个这么阳光的孩子,你不应该觉得欣慰吗!”

    她干脆地说:“虽然我知道成功的方法有千百种,但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上一所名牌大学,进全球的大公司。”

    “你知道吗,现在企业家们开会,都不流行说自己企业有多牛了,都是在炫娃。这家孩子考上了剑桥,跟查尔斯王子是校友,那家孩子上了哈佛,跟奥巴马是校友了。”

    当时我没好打击她:你知道现在学霸竞争有多惨烈吗?如果你当初辞职回家,说不定学霸没培养出来,还母子成仇兼心脏病了。

    做了父母,孩子的成败就成了我们自己的成败,甚至我们可以忍受自己的失败,却不允许我们的孩子失败。

    我们没有“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的边界意识;没有“人生真实活过,就不算失败”的教育理念。

    不久前发生在湖南沅江的弑师案,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亲手杀了对他最好的班主任。

    杀人者只有16岁,人生理想是读一个二本院校,过轻轻松松的生活。然而无论班主任还是父母,都对他寄予了更高的厚望,如果不考第一名,父亲就开始打他。

    什么样的苦,可以让一个学习成绩拔尖的男孩,心理扭曲到对老师动了杀意?当他被迫成为一道曙光,照亮全家的时候,人生也走到了可怕的深渊!

    这样的故事可能你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有一种故事离我们很近。就是当孩子开始读书,他的学习状态、他的成绩就成了全家人的晴雨表。

    夫妻之间不能好好说话,因为一个是狼妈,一个是羊爸,或者相反。

    丈夫工作下班开开心心进门,想跟太太说点有趣的事,妈妈一句孩子这次又没考好,两人瞬间都像被霜打的茄子。

    妈妈陪孩子写作业,一言不合就怒吼,爸爸嫌弃妈妈臭脾气,却换岗两分钟不到,就对孩子挥起了老拳。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缓慢过程,这条路,我们都走得太急了。

    我们到底在急什么?明知道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是从小学就成绩好;高考的那些知识,不一定要付出1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含辛茹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我们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着急。只有当孩子每次考试全班第一,才能放心他的人生是盖章优秀的。

    然而任何一个成年人都知道,未来之所以是未来,就是因为它的永恒不确定性。当我们的孩子眼里只有分数和成绩,所谓未来的确定性,也不过是家长们的自欺欺人。

    知乎网友“李永乐老师”曾写过他堂弟的故事。从小学习不好,中考时勉强上了一所三流高中,高二暑假突发奇想,给自己立了flag:现在开始努力,看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

    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以630分的成绩,考取了吉林大学物理系。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不是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自主性,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让他见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然后心甘情愿地去选择某一种生活,然后去过好它。

    屈颖妍在教育演讲里,说香港孩子与父母的对话是鸡同鸭讲。

    “妈妈,乌龟死了。”

    “你做作业了吗?”

    “爸爸,天上的云真好看。”

    “赶快回家做作业。”

    这样的对话,我们应该都不陌生。

    牺牲了全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出一个不懂得热爱生活的孩子;牺牲了全家人的快乐,培养出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这个孩子长大了,不再期待拥有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可能有心理阴影,会觉得当小孩太苦了。

    也许中国父母是时候学会自私一点了,去放手找回自己的幸福,找回自己的成就感。你再急再累,你的孩子最大的可能,也不过是长成跟你一样普通的大人,要勇于正视和面对事实。

    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裁判和规划师,只是某段生命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带孩子去看看世界,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与他们一起去亲近大自然,把他们的一生当一生去看,而不是某一场考试,某一张证书。

    你快乐了,你的孩子也能快乐;你幸福了,你的孩子才知道什么是幸福。让幸福传递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可能正在毁掉中国家庭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w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