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育儿终极法则:心灵上细养,身体上放养

育儿终极法则:心灵上细养,身体上放养

作者: 安布的英国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08:37 被阅读0次

聊天时说起二胎的话题,一个朋友说资产不上*万就不要二胎,因为她觉得自己现在倾尽全力,也没法给儿子顶尖的生活,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得到的就更少了。她不理解那些没什么钱还要两个孩子的。

再看她朋友圈,可以看出她儿子平时不跟她生活,由长辈抚养,只在周末接到自己家住两天。这两天,她会带孩子去商城买漂亮衣服,去网红餐厅打卡拍照,哪热门去哪。似乎是她说的:尽力给孩子最好的。

但这是孩子最需要的吗?

现在的家长,可以把一切都给孩子,除了时间。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着看手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照料孩子的心灵。孩子,往往物质上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心灵上却被放养着。

而看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才明白,当父母的重点是什么,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心灵上的细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是位青少年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而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其经典畅销代表作,曾荣获“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家教图书奖” ,在豆瓣上也有9分的优秀口碑。

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母亲。她女儿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独立自主,性格温和,待父母像朋友。有人说她运气好,孩子本身是块好材料,然而这块“美玉”到别人手里就一定会被雕琢得如此夺目吗?难道雕玉的工具——父母的心血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教育心得的精华,她通过7个章节,就学习、品格、习惯、教育误区、做家长的智慧与方法、如何提高爱的质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她的育儿经验以及理念。并在书后列出育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书中针对这一问题探讨的页数,非常方便家长们“对症下药”。

书中金句数不胜数,但最让我叹服的是她对孩子心灵的照料,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理解,是现在大部分父母的榜样。厚厚一本书长达26万字,我花了12个小时读完,做了183个笔记。作者质朴又不乏味的语言、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用心和她教育女儿过程中朴实又接地气的例子,吸引我一路读下去,并且觉得很有必要一读再读。

就让我举几个例子,带大家看看作者是如何揣摩孩子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如何运用智慧引导孩子,而不是用权威胁迫孩子的吧。

心灵上细养

1、把孩子当孩子

作者提到,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而活,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孩子的童年非常短暂,我们要在这个时期保护他们的想像力(比如圣诞老人是否存在),让他们尽情玩耍,即使是学习,也应该尽量在玩中学。

孩子都会犯错,但这些错往往是孩子能力不足导致的,从而增加了大人的麻烦,这时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包容。但是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揽过来自己做,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和尝试,多犯错才能慢慢学会不错。

2、把孩子当大人

同时孩子也应该被当作大人一样来尊重

孩子不是小动物,不应该被捉弄。他们也像大人一样有自尊。不要在公共场合羞辱孩子。孩子犯错时,他们其实已经内疚、痛苦了,如果这时家长板起脸说教,只会让他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所以批评孩子也讲究方法,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凡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应戒除。”

孩子也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他们小,就处处为他们做决定,还打着“这是为你好”的旗子。有一些小技巧引导孩子的选择,如果你希望孩子选择“是”,而不是“否”,那么就在“是”的范围内给孩子两个选择。不要问他们“现在睡觉好不好”,而是“现在睡还是读一个故事再睡”。

3、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

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孩子本性里是好学的,如果为学习感到苦恼,都是因为遇到了不正确的指导。家长一个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想办法巧妙引导孩子。

印象很深的是阅读。作者反复提到多阅读对孩子的好处,以及她是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的——不要限制孩子读什么书,感兴趣最重要。只有提高阅读量,才能培养语感。比如电视上正在放《还珠格格》,孩子感兴趣便会想读原著,这看似在“读闲书”,但却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所以应该要鼓励。

要注意的是,看漫画不算阅读,而电视更是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另外家长要尽量放下功利心,不要让孩子读你认为有用的书,也不要整天念叨孩子没考100分。眼光要放长远。小学重在培养学习兴趣,初中重点在解决学习方法,高中才开始拼勤奋。

身体上放养

与心理上的细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孩子身体上的照顾,作者却反而更接近于放养,简直可以用“粗旷”来形容。

1、首先是吃饭。

现在许多孩子吃饭都有坏毛病,要么挑食,要么得家长追着喂。想想六七十年代,怎么可能有孩子不好好吃饭?不是孩子变了,是家长养育和环境的问题。吃饭是人的天性,孩子爱吃什么,想吃多少,都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家长过分干预只会让吃饭变成一项任务,让孩子感到压力。这是非常多余的。

2、其次是睡觉。

孩子不需要一个完全静音的环境睡觉,家长过度追求安静反而会让孩子养成一点点声音就会惊醒的毛病。我有一位朋友,她女儿在家睡觉时,门“嘎吱”一响,女儿就醒了;外出的时候坐地铁上,“轰隆”声不停,孩子却睡得像小猪一样。当时觉得好笑,看完书再回想起来,大概是在家给孩子营造的环境太过于安静了,孩子养成了一点声音就会醒的毛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育儿观点是相对零散的。作者没说什么大道理,多是通过各种生活上的小事来举例说明。而我通过这些零散的小事例,不仅在育儿某个具体问题上有种“原来应该这么引导”的恍然大悟之感,更是领会到了她的核心教育理念,那就是在心灵上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细养,在身体上则让孩子“顺其自然”。

我想家长如果能领会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精髓,把心思多用在孩子的心灵培养上,孩子一定能朝更好的方向成长起来。而生不生二胎,也不会由资产多少决定,你能对孩子投入多少时间和心力才是最关键的。

个人公众号:安布Ambrosia

旅行|读书|育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终极法则:心灵上细养,身体上放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ab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