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读《洞察》-重新“看”图

日读《洞察》-重新“看”图

作者: Nina_李小凡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1:50 被阅读0次

    今天阅读的书籍是美国作家艾美赫曼的《洞察》-前三章。

    《洞察》封面

    书籍的封面已经清晰地表明主题: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观察就要去看,沟通就要去说。“看”和“说”,明明就是两个简单的动作,正常人都具备基本能力,作者在这两个动作上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洞见呢?作者的阐述对我个人的认知会有帮助和提高吗?带这两个问题,我翻开书,

    当我们在看一件事物,一个场景,一幅画,一张照片时,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真相吗?

    作者在前三章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例说明:“我们只是简单地让事物自发地被动地映入眼帘,而不是有意识地,仔细地,主动地,经过思考地去“看”事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地一个例子就出现在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

    当华生说自己的观察力和福尔摩斯一样敏锐时,福尔摩斯反问他:“你有没有注意过从大厅到这个楼梯的台阶?””经常注意。“”多少次?“”啊,好几百次吧。“”那么有多少级台阶呢?“”多少级?“”多少级?那我不知道。“”我知道,从大厅到这里有17级台阶。你并没有观察,虽然你看到了。而我既看到了,也观察到了。“

    福尔摩斯侦查破案的观察力是众所皆知的敏锐。这个对话体现出我们普通人和福尔摩斯对事物感知的差距。但是,有人会想,谁会变态似地去在意这些小细节?要是时时刻刻都在数数,连每天掉了的头发都要去数清楚的话,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我可不同意上述甘于慵懒地念头。要是我们的思维一直停留在泛泛而论,粗略地看,还自以为自己非常认真地看了,那我们岂不是永远地活在了盲目地自以为是中。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暗示自己,要有意识地,仔细地,主动地,经过思考地去“看”事物。

    继续往下读,跟着作者来到了一个小训练,观看下面一幅图:

    建议读者朋友停止下滑,看下图中有什么?

    从左到右,有一棵大树,树枝向四周蔓延;一个穿长衣黑裤的女人,一条长椅,长椅背后有稀疏的小树,栅栏。其他你还看到了什么呢?地上密密麻麻的落叶。还有吗?有没有注意到背景那个巨大的浅蓝色的字母C?还有其他东西吗?

    实不相瞒,我第一次看时并没有注意到字母C,甚至连地面上的落叶都没有注意到。除此之外,不知读者朋友有没有注意到,在原图之外,图片的四周留白边框很大,并且最左边线条已经扭曲,还能看到一些不完整的字迹。那其实是我记在图片旁边的笔记。为了让读者产生挖掘信息的意识,我在引用时故意拍摄进去。

    有的读者或许只注意到了C,或许只注意到我的笔记,或许全都没有注意到。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呢?作者给出心理学的解释: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非注意力盲视”现象。

    “非注意力盲视”是指:人们在集中注意力处理特定任务时,没有注意到背景中出现的其他醒目刺激。

    现在回到如何“有意识、主动、仔细、积极地”看呢?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最大程度地拓宽自己的注意视野,减少非注意力盲视区。让我们能够在处理任务时,最大程度地对周围一切保持觉察。作者在书中用大量事例说明,观察艺术品就是练习注意力的切入点。

    看到这,如何“看”的理论依据已经有了。接下来,让我们实践练习一下,检测下自己是否已经开始有意识、主动、仔细、积极地去“看”一幅图,一件事物。

    练习:你能从这幅图中得到多少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读《洞察》-重新“看”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au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