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原生家庭”这个话题的相关词条,不时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阅读《母亲与女儿》这本书时,我也在思考自己和妈妈的关系。这个伟大的女性,不仅给了我生命,也塑造了我的人格。
很多人小时候,总希望能摆脱父母的“控制”,我也不例外,甚至在十几岁的时候,还因为对母亲不满,上演过“离家出走”的闹剧。当父母找到我,母亲歇斯底里的哭声,还有瘫软在地的面容,我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我母亲天生要强,所以小的时候,记忆中少不了她情绪爆发的时刻。但是长大后,从异地求学到异地工作,我与母亲见面的次数不断减少,从日日相伴到以月,甚至以年相见,我突然就读懂了她的强势。
我母亲的强势从何而来?我忽然想起了外婆。外公性格温和,不怎么爱说话,外婆当了一辈子老师,管教孩子很有方法,家里大小事也是“她说了算”。所以,外婆一辈子强势惯了,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她的女儿。
曾经觉得妈妈、外婆和我是三代人,是不同的。我以前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强势的人,但是随着人生阅历增加,我在包容并接纳她们的同时,也接纳了那些刻在我基因里的记忆,不得不承认“强势”也是我个人性格组成的一部分。
身为教师的外婆,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我的母亲竭尽所能,培养我们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当我成为母亲之后,也十分注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书中诸多母女关系不健康的案例相比,我很庆幸,自己拥有幸福的童年记忆。
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争吵,但我知道她把最好的爱给了我,并奋力托起我的人生。往后余生,我会在教育好下一代的同时,理性看待亲子关系,给予自身足够多的关注和爱护,通过工作、阅读与写作,活出更加绽放的自我。
基因的强大,能够代代相传。母亲与女儿的微妙关系,对后代的影响意义深远。如果你正为母女关系所困,或者想要探究如何养成健康的母女关系,不妨读读《母亲与女儿》这本书,会让你有很多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