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撰写一部卓越小说的梦想如同心中的火种,始终未曾熄灭。
青春年少时,这个梦想便在他心中悄然萌芽。1912年,身为一位失意的演员和平庸的销售员,卡耐基在“地狱之厨”公寓里质问自己:“我为何不笔耕心田,反为糊口而奔波?”他憧憬能如汤玛斯·哈代那样,创作深沉、充满暗喻的作品,但他的灵魂却被美国风情所吸引,渴望描绘密苏里农场的艰辛与家族的坚韧。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让卡耐基无法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更遑论取悦经纪人或出版商。写作成为了他的避风港,让他在虚构的世界里尽情扮演神父、传教士、教师,甚至重拾舞台剧演员的身份。
笔尖下的字句,成为他从贫瘠农村逃脱的合法通行证。
只需纸笔,卡耐基就能将心灵的归宿寄托于密苏里的田野。他梦想着,一旦作品问世,便能跻身纽约璀璨的文学殿堂,与杰克·伦敦等文坛巨匠交游。
他坚信,只要全心投入写作,世人必将认可他的才华。何况,一部畅销小说不仅令人名垂青史,亦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当时,读者正热切追寻充满地域色彩的小说,如《野性的呼唤》等作品已证明了这一点。
卡耐基心中孕育的小说,旨在向大众讲述一个在密苏里长大的年轻人的一生,包括爱情、乡村轶事、农耕生活,以及勇敢男女为了家园所展现的勇气与信念。
每晚回到第56街西244号的家中,他都沉浸在英雄史诗般的想象中,每一幕都栩栩如生。
学院时代起,写就一部伟大的西部小说便是他的梦想。然而,生计的重压下,他如何能够重新捕捉那份梦想?
每日工作后,筋疲力尽的他几乎无力再执笔。头痛、失眠、沮丧接踵而至,但最终他决定辞去工作,因为他知道,放弃他所厌恶的工作,其实是赢得了一切,而非失去。
卡耐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技能——公众演讲。这个能力不仅让他在瓦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中脱颖而出,也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的销售经验和演员训练成为了他教授演讲艺术的资本。他意识到,这些技能完全可以让他通过教授他人如何演说来谋生。
许多商人都渴望学习他所提供的演讲技巧,这让他看到了机会。他决定白天投身于写作,而夜晚则通过教学来维持生计。
他辞去派克尔德的工作,并尝试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夜间推广课程中申请教职时,他遭遇了拒绝。
继续寻找机会,最终得知青年会的夜校有许多商人学员。虽然这些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可能不那么严格,但卡耐基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机会站上讲台,他就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力。
抓住了这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他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