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怀有作家梦的人,都渴望写出深入人心的好故事,尤其是看到那些白天正常上班、业余写作并出版畅销小说、赚得盆满钵满的作家,更是热血沸腾,感觉胜利就在眼前招手。他们满怀信心的写着,可是过段时间却发现,写出的故事乏善可陈,甚至只开了头根本没有完成。这时他们才认识到,写作可不是仅凭一点热情和冲动就能够完成的。“好的作品中有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及鲜明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融为一个优秀的整体,读者只要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直至读到结尾才长舒一口气,还会时不时地回味”。而这样的作品,都需要作者多年的积累、精心的构思、掌握扎实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娴熟。
要写好小说,首先要具备足够的阅读量,这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输入,别说笔下生花,连完整的故事都未必写得出。故事写得好不好,写作方法很重要,是必备的基本功。要学习好的写作方法,最好是向有经验、出版过成功作品的作家来学习。因为他们从开始动笔写到成功出版作品,经历过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难题。我们遇到的坑他们都遇到过并顺利克服了,他们的经验至少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比如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被奉为编剧必读圣经,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还有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写出会咬人的好故事》,也很实用。而今天我主要分享的是另外一本,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艾丽斯·马蒂森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还拥有20多年的写作课教学经验。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小推车奖等都被她收入囊中。她的《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是一本很贴心的写作指南,全部来自于她多年写作和授课经验的总结,内容扎实,辅以作品分析,阅读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感慨“就是这样的,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有一种讲出心声的亲切感。立志进行小说创作的朋友,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读《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的过程中,作者的很多观点都让我非常赞同。下面只选出几点来分享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1,小说里的人物怎么活起来?
小说里的人物,最忌讳形象单薄、说话死板,像扑克牌面一样,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怎么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性格鲜明起来、活起来呢?要安排恰到好处地行动,要让读者在行动中认识人物、理解人物、感受人物。读者喜爱或者憎恨的人物,一定是生动的、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人物一定会有不同的性格,而这些不同之处,一定要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之中展现出来,包括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也要用合理的行动展现,而不能仅仅陈述。
艾丽斯强调,“切忌将人物特质与人物特质的呈现方式混为一谈”。在讲到叙述的要义时,她提出,一定要将内在状态具象化。书中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将内在状态具象化的涵义。
“叙述的要义就是不仅描写内在状态,还要将它具象化——即在客观世界为内在状态找到对应的事物。例如,现实生活中,她只能动动心思嫉妒一下朋友的雄厚身家。但在短篇小说里,这种情绪就表现为她把从朋友那儿借的垂涎已久、价值连城的某件东西扔到水沟里,过程是这样的:她停下脚步,拨开散落在脸上的头发,一松手,借来的古董银手镯就掉了。读者会对她的妒火中烧感同身受。”
这段讲解的特别形象。的确是这样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一定是通过具体的动作、语言、行动来综合展现的,让旁人能看得到、感觉得出,这才是鲜活的形象,是动态的、活的、真实的。而不能靠单纯的心理描写,仿佛拿出一个纸板人模型,把情绪用文字写在脸上。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好不好,不在于着墨多少,而在于是否为其安排了恰到好处的行动来展现。
构思人物,当然可以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艾丽斯也鼓励这样做。同时,她又强调,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入想象力,让现实和虚拟适当地结合起来。现实生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这些素材,需要经过艺术加工,调整到能够完好的融入作品中、帮助作品表达主旨。小说不同于现实,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要完成创作,一定要从作品的需求出发,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适合需要就拿来用,否则,就要大胆发挥想象力,“要习惯用自己的想象力填补现实生活的空白”。当然,发挥想象力要以符合常识常理为基础,不能强行安排脱离实际的、禁不起推敲的内容。虚拟的内容,更要注重理性的控制。
有些作者“心太硬”,情节一虐到底,并且“为虐而虐”“强行虐”,漏洞百出,让读者看了不舒服。还有些作者“心太软”,舍不得自己创造出的角色受委屈,不忍心让人物陷入困境,缺乏故事性,读来乏味。所谓过犹不及,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好。要增强故事性,要推动情节逐渐步入高潮,要让人物成长、转变、爆发,就一定要用好麻烦和冲突,毕竟“麻烦和冲突才是故事的灵魂”。用逐渐升级的麻烦和冲突控制故事的节奏,制造出适度的紧张感、压迫感,在面对麻烦、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把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让读者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走向,这样就让作品中的人物都活了起来。当然,在情节设定中添加麻烦和冲突时,首先要注意合理性,戏剧性当然要有,但整个故事要顺其自然,前后连贯,不能生搬硬套。
图片来自网络2,短篇与长篇,所差的不只是篇幅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是两种常见的作品形式。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不仅仅限于文字篇幅。按照艾丽斯的说法,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故事同样具备完整性。“短篇小说必须要有几个事件,而最后一个事件必须有足够的确定性,得像一个‘结尾’才行”。一部合格短篇小说需要把故事讲圆,所包含的事件,未必是戏剧性的大事件,也可以是微不足道但却足够细致的小事,但必须能撑起完整的情节。比如艾丽斯举例的《我站在这儿熨烫》、《里夸》,都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和情绪起伏,但这些层层递进的微妙的小事,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依然能够完美支撑起情节。
能写短篇小说的作者,未必能够完成长篇小说的创作。长篇小说不仅仅是把短篇小说的几个事件增加到几十上百个事件,而是一项庞大艰巨的任务,“完成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同时调动狂野的想象力及连贯的理性思维”,“写长篇小说难就难在保证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需要交代清楚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只有主线清晰,读者才能带着好奇心一直读下去”。
艾丽斯以《米德尔马契》的故事大纲为例,详细讲述了乔治·艾略特的“采石场笔记法”,这种方法兼具组织性和灵活性,在创作长篇小说的过程中非常实用。为什么叫作采石场呢?是因为采石场把原始天然的材料转化成了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材料,必要时,这些准备好的材料可以直接拿来用。艾略特在创作笔记中搜集了丰富的材料,作为自己写作的“采石场”。创作过程中,艾略特也曾经卡住过。在创作停滞期,她没有停止扩展阅读、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反而丰富了自己的采石场。很多积累的素材,虽然当时不一定用得上,但说不准在哪一个时间,就能够灵机一动、茅塞顿开,激发出新思路,孕育出新作品,或者找到新的创作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3,当作家,你做好心理准备了么?
除了写作方法之外,艾丽斯还关注作家的心理状态。她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和体会,引导大家正确对待作家这个职业。其实,要进行小说创作,作者的心态很重要。立志当作家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很多人眼里,作家像明星一样,仿佛自带光芒,走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实际上,即使是很成功的作家,也很少会是这样的状态。多数时候,作家都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尤其是最初创作的时候。要创作长篇小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瓶颈,并且对未来的收入没有把握,创作上和生活上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成名的作家,也都分享过成名之前苦闷的心路历程。即使出版了一两本大受欢迎的作品,在构思新作品时仍然需要经历同样艰辛的创作过程。
正确对待作品的修改过程。很少有作品是一次写成不经修改的,大多数时候,作品都需要经历多次修改和反复打磨。这也是一个非常消磨信心的过程。艾丽斯给出的建议是“修改,但不绝望”。她给出很多修改的建议,可以把作品放置一段时间,像陌生人一样重新审视作品,可以打印出来阅读,可以寻求朋友的意见,可以寻找部分读者试读反馈,可以加入写作小组。对作品的修改,要做足心理准备,这是一场长期的奋斗。
最后,如果对作者的创作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仍然满怀兴趣,下定决心要开始创作的话,那么就坚定的写下去。写作不仅要学习方法,还要调整好个人状态,认定了就坚持下去。很多指导写作的书籍,包括艾丽斯·马蒂森的这本《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都会帮助人们进一步靠近和实现自己的写作梦。
2017.08.12雾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