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说夸张

趣说夸张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7-27 19:14 被阅读0次

夸张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是欣赏文章、创作文章必不可少的“大员”之一。用得好,能收到“四两拨千斤”之妙处。

近期,围观了祖庆老师的假期作文公益直播,每一期都很精彩,除了看得投入外,还得及时做好摘录、笔记,这样才能留下深刻印象,日后再想回望,也有第一手的资料,更是对祖庆老师辛勤付出、精心备课的一种尊重。

听祖庆老师娓娓道来,我才知道原来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不仅涨知识了,还愧觉真真是“误人子弟”好多年了呢!!

人,还是得多学习,永远处于吸纳新知的状态中才对—— Keep learning。

下面的例子分别列举了成语中、生活里、故事中的夸张“趣例”:

成语中的夸张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大的手掌—:一手遮天,
最窄的路:羊肠小道,
最吝啬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大的嘴巴:气吞山河,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

这样的成语“集锦”孩子们肯定乐意寻找、积累,若能唤醒他们的查询趣味,何愁孩子们的语文成语素材库“囊中羞涩”呢?

诗词中的夸张

单纯干巴巴的背诵诗词,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似乎有点儿暴殄天物了,选择不同的修辞作为切入点,连缀、归纳、总结诗词,也是趣事一桩。

李白绝对是诗词中运用夸张的个中翘楚。

①愁绪多: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楼房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③瀑布水势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感情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⑤船行速度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雪片大: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⑦时光飞逝: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以上夸张,大多是夸大式的夸张

李白的诗词只是“冰山一角”,完全可以发动孩子们在古典文学诗词长廊里“游弋”,“打捞”出诗词中的更多的夸张来(包括各种其他的修辞)

比如毛泽东运用夸张手法起来驾轻就熟的高手。

藐视困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乌泥磅礴走泥丸。

此为缩小夸张。把连绵起伏的高山比作细小的波浪,跨越万水千山当做走泥丸一样容易,毛泽东的超强想象力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可见一斑,伟人不愧为伟人,其魄力和境界我等难以望其项背。

生活用语中的缩小夸张

①把麻烦事儿看得很小:芝麻那么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②形容球场很小:巴掌大的球场,怎么踢球呀?

③形容礼堂人很多: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这样脱口而出话语中的夸张,相信平时你我听的都不少吧。其实,最接地气的也是最高明的智慧确实来自于日常生活,高手在民间嘛。

还有一种时间上的超前夸张

①他还没有端起酒杯就醉了。

②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了。

这样的夸张背后其实还有想象力的支撑,这想象就是由眼前延伸到未来,利用时间的扭曲,制造出人意料的效果,焉能不妙?

不少故事书中也有俯拾皆是的技巧——

故事中的极致夸张

祖庆老师沉潜于“小语界”多年,对绘本的解读堪称海量又透彻。他列举的不少绘本,都是我不曾涉猎的。看来我在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的“亲子绘本阅读”这门课上缺课太多太多。

1.绘本故事《大林和小林》(张天翼)里的夸张

这册绘本讲的是一对又穷又老的夫妻,生了两个儿子,10年后离世,留下这对兄弟不得不外出找活养活自己。哥哥大林想的是“将来一定要当个有钱人”,弟弟小林却说“一个人总得干活”。

因缘际会,大林被送给富翁做儿子,改名为唧唧,除了吃喝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长成了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寄生虫。小林被卖给公司老板,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儿,天天还得受苦挨打。

书中有这么几处值得关注的夸张:

①睡觉的怪物站直后,眼睛像一面铜锣那么大,发着绿光;伸个懒腰,手一举,碰到了月亮的尖角上。(怪物真可怕,体格又巨大)

②怪物饿了,拿起麻袋就吃,麻袋太大了,塞在牙缝里了,拔起一颗大松树来当牙签,好容易才剔出来。(怪物嘴巴硕大无比)

松树当牙签,麻袋塞牙缝,这夸张真夸出了硕大无比的嘴巴。

张天翼老师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怎么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鳄鱼小姐眼睛小,嘴巴大,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总以为自己很漂亮,每天要在脸上拍480次粉,还要烫两回头发。

这480次粉,糊在脸上……难以想象,哈哈……

④大富翁叭哈的床是金的,胡子是绿的,打呼噜时绿胡子都能吹得飘起来,肚子大的像座山,被子是一张张钞票点缀的,嘴唇厚极了,有人曾说有一个臭虫从他上嘴唇爬到下嘴唇,足足爬了几个钟头才爬到。

这嘴唇恐怕是世间仅此一家,绝无“撞衫”吧。

⑤5米赛跑:第1名,乌龟;第2名,蜗牛;第3名,唧唧。一共跑了5小时又30分,破全世界记录。

这速度,真是慢到绝了。让人忍不住就想到《木偶奇遇记》里为了惩罚小木偶匹诺曹不守信用,蜗牛从四楼下到一楼,用了足足12个小时!!!

这些都是极致的夸张。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生活中常见的夸张

①再看一个胃口超好的小胖:

盛菜的同学给他舀了两勺肉,他仍不满足,“求你了,再来点汤也行吧”,盛菜的同学无奈只好又给他舀了一勺肉汤。这下小胖满足了,你看他的餐盘,米饭山一样高,红烧肉就像山边的岩石,小胖张开血盆大口,三下两下,饭山就只剩下一个角了,他满足的打了个嗝,喊一声“好吃,再来一碗……”

反观坐在小胖对面的小瘦,餐盘里只有几粒米饭、一块红烧肉,小瘦拿着勺子,不停的压着红烧肉,似乎想把它压碎,他慢吞吞地舀起一粒米饭朝嘴边送去,那米粒似有千斤重,以至于他瘦弱的胳膊根本举不动它,抬到一半时又颓然放下,继续压红烧肉,小胖伸出勺子,把小瘦盘中压得扁扁的红烧肉舀过来,三下五除二便进了他的肚子。

小胖贪吃、饭量大,小瘦胃口差,一对比,愈发精彩传神,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②夸张式寒冷写得精彩

寒风呼啸,刮在我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我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变成了白色的烟雾,让我恍若置身冰川;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像冰山在滑动;我的手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整个人就像被冰雪女王控制的冰棍。我真想把自己塞进微波炉里转一转呀!

这不是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那段“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相似么?

显然,文言功底不厚的孩子们更喜欢前者那接地气的夸张吧。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是人学”论断,可以理解为“文学是人写的,是写人的,又是给人看的”。所以,最精彩最具烟火气息的夸张应该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若有心,若留心,自然能“处处留心皆学问”了。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尝试进行下列的练笔,用上极致夸张:天真热,旅游景点的人真多,他真胖、瘦、高、话多……

在趣味无限中,习得章法之精妙,恰恰契合了“寓教于乐”的规律。

接下来,祖庆老师肯定还会有其他更精妙的大餐呈现,小步跟随不掉队。

相关文章

  • 魔趣聊法

    1.魔趣法则就是 具有联系感的夸张行为。 联系感+行为+夸张 2.语言的性信息分为:赞美、自我袒露、提出要求 赞美...

  • 趣说

    唐诗基本可以概括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激情。 宋词基本可以概括为: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

  • 说趣

    最近看作文,真想撕碎还拽过来打一顿,那个胖小子,每次都是胡编乱谈,什么小男孩的故事,让他看到了,受益匪浅,全班都熟...

  • 也谈低俗与夸张

    在趣头条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个标题差不多得改10回,他不是说标题过于低俗,就是说标题涉嫌夸张。 标题好不容易改完了,...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一百六十四课 ‖第十二讲 巧趣联的修辞手法

    主讲/ 边义老师 第十二讲巧趣联的修辞手法 巧趣联,既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一般修辞手法,又有它常用的修辞方式。 一...

  • 在广美做完自体脂肪的她,到底发生了怎样惊人的变化?

    说起自体脂肪和填充这些事情,说夸张也不夸张,注射完麻药之后就可以期待自己的变化了但是,说不夸张也是夸张的毕竟做完这...

  • 趣说粪坑

    现在的00后年轻人肯定不是知道什么是粪坑,春秋时代的晋景公肯定很清楚,因为他是掉进粪坑里淹死的,我也很清楚,因为我...

  • 趣说“智慧”

    “智”字之首为知,亦即知识。这说明知识是很重要的。任何智慧都是来源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储藏,当一个人在知识领域未达到足...

  • 趣说体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味, 小时候是乳臭未干, 而到了青春期, 伴随而来的体味就是性的气息, 有的人味道较淡,有的人却...

  • 趣说婚姻

    文:黄飞蝗(原创) 01 故事一: 上天,给了每个人,只有一块立脚的土地。 一个人,他喜欢吃苹果,就种下了棵苹果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说夸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f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