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负责?负责作为一种行为或行为倾向,是指个体在身心自由的状况下,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其所做出的、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的决定或行为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
通俗点讲,对孩子来说,首先这种决定或行为选择是在孩子身心自由的情况下做出的,不是父母强迫孩子做的,也不是父母替孩子选择的。
其次,这种决定是孩子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做出的。这个程序本身也说明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是负责任的,经过了认真考虑,而不是随便地、想当然地做出的。
所谓要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就是自己要承担自己选择或做出的行为的后果。这种承担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自己无法选择的。比如亚当和夏娃,如果他们是负责的,就应当遵守规则,不去偷吃那树上的果子;如果他们是负责的,在犯下偷吃果子这个错误后,应当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偷吃禁果的行为负责。他们既违反了约定,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就只能被动地承受天主施给他们的惩罚,这种惩罚是对他们不愿负责的行为的惩罚。
当一个人做错事的时候,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去寻找挽救的方法,这就是负责的态度;相反,当一个人遇到事情时,总是习惯性地推卸自己的责任,为失败找理由,这就是不负责的行为。不负责的行为是一种不成熟的行为,负责任、尽义务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责任与承担者的能力相关,所以父母让孩子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一方面父母不能把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担在自己肩上;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要把孩子不应该承担,或是承担不了的责任压在孩子的肩上。比如,让未成年的孩子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独自照顾生病的父母,这就不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父母们可能会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在一起玩,如果惹了事,当大人把他们叫来询问的时候,总是能听到类似“不是我干的”“是他先干的”“是他的主意”等等一些推卸责任的话。所以,责任心同其他品质一样,需要父母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地去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