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素24卷虚实所生调经论篇第62下诗解

太素24卷虚实所生调经论篇第62下诗解

作者: 琴诗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1:43 被阅读10次

    太素24卷虚实所生调经论篇第62下

    题文诗:

    人之所生,唯血与气.异名同类,相得成和,

    相失为虚,相得为实,气血以并,阴阳相倾,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乃为惊狂.血并于阳,

    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

    心烦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气乱善忘.

    气并血虚,血并气虚,邪之所生,或生于阴,

    或生于阳.生于阳者,风雨寒暑,风雨伤人,

    客于皮肤,传入孙脉,再传络脉,满输经脉,

    血气与邪,客分腠间,其脉坚大,名之曰实.

    寒湿中人,肤收肉坚,营泣卫去,故名之虚.

    其生于阴,饮食起居,阴阳喜怒,阴之生实,

    喜怒不节,阴气上逆,上逆下虚,下虚阳走,

    故名之实.阴之生虚,喜则气下,悲则气消,

    消则脉虚,因寒饮食,寒气熏脏,血泣气去,

    故曰之虚.阳虚外寒,阳受上焦,以温肤肉,

    上焦不通,寒气留外,故曰寒栗;阴虚内热,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胃热熏中,故曰内热;阳盛外热,

    上焦不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

    卫气不泄,故曰外热;阴盛内寒,厥气上逆,

    寒气积胸,温去寒留,则血涘泣,血泣阻脉,

    脉盛大涩,故曰中寒.实则泻之,吸则进针,

    气为故,候呼引针,疾出其针,外门不闭,

    以出其疾.虚则补之,候呼内针,候吸引针,

    徐出其针,速闭其门.脉主气血,至情脉真.

    情通百骸,真脉灌溉,和之若响,随之若影.

    (注:炅,热。并,偏胜。

      调经论篇第62下

    帝曰: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针,气入针出,热不能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谓之。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动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太素24卷-虚实所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七第六十二《调经论篇》,与上篇相接,又 见《甲乙经》卷六第三,亦接上篇。

    黄帝曰:余以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形,状也。虚实之状,已闻于上,虚实所生,犹未知之,故复请也。 平按:《素问》 “以闻”作“已闻”。《甲乙》无“余以闻”三字。

    岐伯对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

    十二经气乱卫气也。十二经血留于营经也。或曰血流也。 平按:《素问》、《甲乙》“血 留”作“血逆”。

    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气相并,离于本居处,故各有虚实也。夫血气者,异名同类,相得成和。今既相并, 一实一虚,虚实所生,是所由者也。

    血并于阴,

    血并足太阴脉及足少阴脉也。

    气并于阳,乃为惊狂。

    气并足阳明脉及足太阳脉也。血气皆盛,故发惊狂也。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足阳明,气并足太阴,为热中病也。炅,热也。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悗善怒。

    血盛上冲心,故心烦闷而喜怒。“悗”则“闷”同也。  平按:“悗”《素问》作“惋”,

    《甲乙》作“闷”。“喜”《素问》、《甲乙》作“善”。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气乱心善忘。

    气盛乱心,故善忘也。 平按:“气乱心善忘”《甲乙》作“乱而喜忘”,注云:“《素 问》作善忘。”今本《素问》仍作“乱而喜忘”。

    黄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于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血气离居相并,未知二经虚实何定也。 平按:“于是”《素问》、《甲乙》作“如是”。

    岐伯对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 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

    血之与气,皆恶于寒,故脉有寒则泣而不流者,温则消释而去。是以气寒则血来并之, 以为血虚,则气为实也;若血寒则气来并之,以为气虚,则血为实也。 平按:“是故”, “故”字袁刻作“知”。

    黄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毋实乎?

    人之所生,唯血与气。今夫子但言血气有虚,不言其实,是为人之血气不足,请申其 意也。

    岐伯对曰:有者为实,毋者为虚,故气并则毋血,血并则毋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 虚焉。

    血并则血有气毋,气并则气有血毋,是以言虚不无其实,论实不废其虚,故在身未曾 无血气也。所言虚者,血气相并相失为虚,相得为实耳。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

    大络、孙络,俱输血气入于大经,则大经血气俱实者也。 平按:“输”《甲乙》作“注”, 注云:“一作输。”

    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大经血气皆实,走膈以上,以下无气,故手足逆冷卒暴死也。手足还暖复生,不还则 死也。 平按:“复反”上,《素问》、《甲乙》皆有“气”字。

    黄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血气何道来入此经为实,何道而去此经为虚也。

    岐伯对曰:夫阴与阳,皆有输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

    脏腑阴阳之脉,皆有别走输会相通。如足阳明从丰隆之穴,别走足太阴,太阴从公孙 之穴,别走足阳明,故曰外也。

    阴阳旬平,以充其形,

    甲子一日一迎为旬。旬,迎也。阴阳之脉五十迎无多少者,名曰旬平。旬平和气,以 充其身形也。 平按:“旬平”《素问》作“匀平”,《甲乙》作“紃平”。

          九候如一,命曰平人。

    九候之动不先后,又不相反,故曰若一。和气若一,故人得和平。 平按:注“九候”, 袁刻作“九脉”。

    夫邪之至生也,[平按:《素问》无“至”字,《甲乙》作“所”。]或生于阴,或生于 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

    阴,五脏也;阳,六腑也。风雨寒暑外邪,从外先至六腑,故曰生于阳也。饮食起居, 男女喜怒,内邪生于五脏,故曰生于阴也。

    黄帝曰:风雨寒暑之伤人奈何?[平按:《素问》、《甲乙》无“寒暑”二字。]岐伯对 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乃输于大经 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此先言风雨二邪也。人因饥虚汗出,腠理开发,风雨之气,因客腠理,次入孙络,次 入大络,次入大经。客腠理时,所客之脉坚而且大,故得称实也。 平按:“乃输”《素问》 作“则输”,《甲乙》作“乃注”。

    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按之则痛。

    所客之处外坚,按之则痛,以其气实故也。 平按:“不可按”《素问》作“不可按之”。

    黄帝曰:寒湿之气伤人奈何?[平按:《素问》、《甲乙》无“气”字。]岐伯对曰:寒 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也。

    次论寒湿之气也。雨气上侵,湿气下入,有斯异也,略不言暑耳。寒湿中人,致虚有 四:皮肤收者,言皮肤急而聚也;肌肉坚者,肌肉坚而不迎也;营血泣者,邪气至于脉中, 故营血泣也;卫气去者,邪气至于脉外,卫气不行,故曰去也。卫去之处,即为虚也。 平 按:“皮肤收”《素问》作“皮肤不收”,新校正云:“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及

    《太素》作皮肤收,无不字。”“坚”下,《素问》、《甲乙》有“紧”字。注“故曰去也”, 袁刻“去”误作“涩”。

    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

    慑,纸辄反。分肉间无卫气,谓气不足也。 平按:“慑”《素问》作“聂”,新校正 云:“《甲乙》作摄,《太素》作慑。”《素问》无“血泣”二字,《甲乙》作“血涩”。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黄帝曰:善。

    分肉之间既无卫气故寒,按之益损,所以气足又温,故快然也。

    黄帝曰:阴之生实奈何?岐伯对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 气走之,故曰实。

    人有喜怒不能自节,故怒则阴气上,阴气上则上逆,或欧血,或不能食。阴气既上则 是下虚,下虚则阳气乘之,故名曰阴实也。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经文喜怒不节则

      阴气上逆,疑剩喜字。”玩下文“喜则气下”自知。

    黄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对曰:喜则气下,

    天寒则气聚,温则气散,怒则气上,喜则气下,此物理之常也。喜则气和志达,营卫 之行通利,故缓而下也。

    悲则气消,消则脉虚,因寒饮食,寒气熏脏,则血泣气去,故曰虚。

    夫人悲者,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行,热气在中,故正气消散,经 络空虚也。又因寒饮食,寒气熏脏,脏之血泣,其气移去,故为虚也。 平按:“脉虚”《素 问》、《甲乙》作“脉空虚”。“熏脏”《素问》作“熏满”,《甲乙》作“动脏”。注“两焦”, “两”字袁刻误作“雨”。

    黄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经言,八十一篇经也。腑脉虚者,阴气乘之,故外寒也。脏脉虚,阳气乘之,故内热也。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以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

    六腑主外为阳,故阳盛外热也。五脏主内为阴,故阴盛为寒。余已前闻,然未知所由 然也。

    岐伯对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不通则寒 独留于外,故寒栗。

    阳,卫气也。卫出上焦,尽行阳二十五周,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阳虚阴乘留于外, 故外寒也。 平按:注“尽行二十五周”,考前经《卫五十周》云:“卫气之行,一日一夜 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据此,则“尽”字疑是“昼”字传写之误。

    黄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对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胃热熏中,故内热。

    内热之病,所由有五:一则有所劳倦致虚,二则形体及气不足,三则胃中无食,四则 上焦卫气不行,五则肠胃不得相通。脘,古缓反,胃腑也。下脘,胃下口也。由此五种, 卫热熏中,故内热也。 平按:“下脘”《甲乙》作“下焦”。“胃热熏中”《素问》作“胃气 热,热气熏胸中”,《甲乙》作“胃气热熏胸中”。注“由此”,袁刻作“有此”。

    黄帝曰:阳盛而外热奈何?岐伯对曰: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 不得泄越,故外热。

    外热之所由有三:上焦出气之处不通利,一也;皮肤致而腠闭,二也;卫气不得泄于 腠理,三也。有此所由,故外热也。 平按:“闭塞”下,《素问》有“玄府”二字,新校 正云:“《甲乙》、《太素》无‘玄府’二字。”

    黄帝曰:阴盛而生内寒奈何?岐伯对曰:厥气上逆,寒气积留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

    温气去,寒独留,则血涘泣,血涘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寒中有四:一则寒厥积胸,二则温去寒留,三则血凝脉壅,四则脉大汗涩。有此所由, 故寒中也。 平按:“积”下,《素问》、《甲乙》无“留”字。“涘泣”《素问》、《甲乙》作 “凝泣”。“脉不通”《甲乙》作“腠理不通”。

    黄帝曰:阴之与阳,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问疗已成之病。 平按:“阴之与阳”《素问》作“阴与阳并”。

    岐伯对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刺已成病,法有三别:一则刺于大经别走之道,隧,道也,别走之道通阴阳道也;二 则刺于脉中营血;三则刺于脉外卫气。用针之状,须因四时之气,观病轻重,发针多少; 又须量病高下所在,取之令中,不同刺微之易也。  平按:“经隧”《甲乙》作“经渠”。

    黄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对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

    夫泻者,以其邪气实盛,故须泻也。仍以掐之令下,然后刺之。不盛何泻,故譬无击

    逢逢之陈者也。 平按:“以并”、“以成”,《甲乙》“以”作“已”。

    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 出其病,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人之吸气,身上有孔闭处,皆入聚于肾肝;呼气之时,有孔开处,气皆从心肺而出, 比囊之呼吸也。针开孔时,病人吸气,故针与气俱入内也。针得入已,摇大其穴,因呼出 针,故针与邪气俱出,勿伤正气也。 平按:“以出其病”《素问》、《甲乙》“病”作“疾”。

    黄帝曰:补虚奈何?岐伯对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

    持针勿置于肉中,先须安神定意,然后下针。若医者志意散乱,针下气之虚实有无皆 不得知,故须定意也。 平按:注“安神定意”,袁刻“意”作“志”。

    候呼内针,

    人之呼气,身上有孔,其气皆出,故所针孔气出之时内针,欲令有气从针而入,不使 气泄,所以候呼内针者也。

    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

    呼气出时针入穴者,欲使针空四塞,不泄正气也。 平按:注“入穴”,袁刻“穴” 作“空”。

    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

    方,正也。候气正实,疾出针。

    热不得环,

    夫虚者多寒,得热为补。环,转也。疾出针,使针下热气不得转也。  平按:《素问》、

    《甲乙》“环”作“还”。

    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无后时,

    出针已去,纵邪不出尽,自然布散消亡,精气独在,无病动于后时也。 平按:“动 无后时”《素问》作“动气候时”。

    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行补之时,非其补处近气不失,远气亦来至此集也。已虚之气引令实,故曰追也。

    黄帝曰:夫子言虚实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百病,今夫子 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 以合之?

    节,即气穴也。但十二经脉被三百六十五穴,则三百六十五穴所生之病甚多,非唯五 脏五脉独生十种虚实者。 平按:“皆生百病”《素问》作“皆生其病”,新校正云:“《甲 乙》云:皆生百病。《太素》同。”

    岐伯对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肢节,各生虚实,

    内有五脏,外有六腑,腑脏经络表里诸肢节,是生虚实,其亦甚多,不相违也。

    视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血,调之脉;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 在筋,调之筋,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视三百六十五节所生病处,量其虚实,随而调之。调者,调于五脏所主脉、卫、分肉、 筋、骨也。 平按:《素问》“其病”上无“视”字;“病在血,调之脉”作“病在脉,调之 血”,新校正云:“全元起及《甲乙》作病在血调之脉。”检今本《甲乙》仍作“病在脉,调 之血”。又《素问》、《甲乙》“病在气”上,有“病在血,调之络”六字;“调之筋”下,有 “病在骨,调之骨”六字。

    病在骨,卒针药熨;

    卒,穷也。痛痹在骨,穷针深之至骨,出针以药熨之,以骨病痛深故也。熨法,上经 已说也。 平按:“卒”《素问》、《甲乙》作“焠”。

    病不知其所痛,两蹻为上。

    诸骨病不定知于病之所在者,可取足少阴两阴蹻。两阴蹻是足少阴别,足少阴脉主骨 者也。上者,胜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其”字。注“诸骨”,“诸”字袁刻作“痛”。

    身形有痛者,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审三部九候竟无病状,然身形有痛者,此络左右有病,可缪刺也。 平按:《素问》、

    《甲乙》无“者”字。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

    病在左经,是右经病也,故刺右经为巨刺也。 平按:“病在于左”《素问》作“痛在 于左”。

    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为刺之道,以察九候为先者,针道毕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素24卷虚实所生调经论篇第62下诗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gr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