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晨读第195天
陈继儒——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陈继儒(1558-1639年),号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年幼好学,年少成名,21岁中秀才,29岁选择了隐居,寄情山水,以书画诗文自任。他画风空远清逸,潇洒自然,以画梅见长,名重当时。
陈继儒生平最重品行清白,常以松、梅、竹自况。他虽是隐士,却没有因为自己的安逸生活而忘却家国天下、民生疾苦。隐士的自然心与儒者的责任感相互交织,行成了陈继儒独特的文化气质,这让他在任心修己的同时更重视以善劝人。一首《好人歌》通俗易懂而又内涵深刻,它时刻提醒着传唱此歌的儿童要在种种细节处育成高尚的人格,并告诉他们这种人格如何让人受益一生。
《好人歌》——大地生万物,唯人最为贵。人中有好人 ,又是人之瑞。好人行好事 ,好人怀好意。好人读好书 ,好人入好队。好人敬父母 ,真如敬天地。好人有理智 ,好人有仁义。好人有心性 ,好人有廉耻。虽然常吃亏, 自有便宜处。少年做好人, 到底决成器。好人做好人 ,传与儿孙继。我要做好人, 一生学不辍。但愿好人多 ,代天扶元气……
做好人,行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