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我是吴老师。
这世上,有很多种爱:
对孩子的爱、对学生的爱;
对妻子的爱、对丈夫的爱;
对动物小生灵的爱、对整个人类的大爱;
. . . . . .
然而,却并非每一种爱,都能叫做“体贴”。
第一层次:看见需要
饭桌上,孩子噘着嘴,对奶奶说:不饿!不饿!
奶奶手拿着勺子,一脸慈爱:你饿!你饿!快,张嘴!奶奶最爱你了!
临睡前,孩子嘟囔着嘴,对爷爷说:我渴!要喝水!
爷爷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眉开眼笑地说:不渴!不渴!晚上不喝水,要不,你又该尿床了。
公园里,孩子这里那里地跑,一圈下来满头大汗:我热了!我热了!
外婆一个健步冲上去,按住了孩子:不热,不热!乖,脱衣服感冒了怎么办,你妈妈又要说我了。
. . . . . .
因为事业忙碌,常常无法陪伴与照顾到孩子的父母,用自己忙事业所赚到的金钱,给孩子买来一堆又一堆的高级玩具;
因为事业忙碌,常常无法陪伴太太的先生,用自己忙事业所赚到的金钱,给太太买来一批又一批的衣服、报了一个又一个的班。
这些,究竟是哪个的需要?
体贴的第一层次,是看到对方的需要。
第二层次:看见感受
雨天,小女孩倩倩挣脱开妈妈一边撑着伞,一边抓着她的手,蹦蹦跳跳,一不小心摔倒了,她撇着嘴,眼泪汪汪地瞅向自己的妈妈……
妈妈瞪了她一眼:“下雨天,让你跳?摔跤了吧! ”
……
周末,小女孩苹苹出门要穿皮鞋,可就是不愿穿袜子,在外面走着走着脚跟磨破了,她呜咽着抱着爸爸的大腿: “爸爸,脚疼! ”
爸爸听完气鼓鼓地说: “出门的时候让你穿袜子不穿!倔什么倔! ”
……
忙碌了一天,还有半小时就要下班了,想着今天回家要给女儿过生日,她加快了手头工作的速度,在下班前10分钟的时候,交到了领导手上。却不料被纠出错误,要留下来加班。
回到家,女儿已经吹过了蜡烛,当她沮丧地向先生道出其中的缘由,却听到了这样的回应 :“你们领导一点没错,谁让你做事不仔细的?”
……
一位独自居住的七十岁老爷爷,近半年来,头晕、身体不舒服,总是说自己得了大病。
儿女们带着老爷爷去三甲医院各个科室做遍了检查,都没查出个所以然。于是,觉得老人就是“瞎作”没事找事。
……
小朋友下雨天不应该走路蹦蹦跳跳;
穿皮鞋就应该穿袜子;
任何情况下,工作都应该认真仔细;
明明身上没有病,就应该没有不舒服。
然而:
孩子摔跤了,现在 腿疼,被看见了吗?
孩子脚跟磨破了,现在 脚痛,被看见了吗?
妈妈着急想要回家给女儿过生日,却被留下来加班的 沮丧,被看见了吗?
老爷爷因为常年独居,唯有看病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孩子们的 孤独,被看见了吗?
体贴的第二层次,是看见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事实更重要!
第三层次:助TA成长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人会说:看到需要、看到感受。什么都顺着对方,这不成了没有原则的“溺爱”了?
是的,如果没有这第三层次:助TA成长,很容易步入“溺爱”的歧路。
孩子学走路,晃晃悠悠免不了摔跤。
TA需要保护、TA 的心中会有害怕与恐惧。
可以选择 : 抱着TA走。
这样虽然保护了孩子免受伤害、也照顾到了孩子恐惧、害怕的感受,然而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这,才是溺爱!
而“体贴”的爱:
是紧紧地陪伴在孩子身后,能够随时出手保护;
是时不时地用温柔的话语,鼓励着TA,照顾这TA 的感受;
然后一步一步地,让孩子自己依靠着自己的判断与力量,慢慢前行!
同样的:
上学的孩子,数学题不会做:
是拿过来替TA做?
还是陪着TA一起来分析、思考?
来到婚姻调解室的太太,平日里饱受着婚姻的折磨:
是帮助她赶紧离婚,一了百了?
还是陪伴她一起来分析这段婚姻中,自己和对方分别存在着哪些问题,让她获得心理上的成长,然后再自己去作出理智的判断?
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样的!
因为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对于事物的思考,或许能够到达比别人更深一层的地方。
然而,这种助人的行为,同样需要“体贴”。
看到当下的需要:
大家需要什么,而不是我擅长讲什么;
看到当下的感受:
大家目前能够接受的是什么,而不是按道理来说“应该”接受什么;
然后,按照一定的学习、成长规律,一步一步,守护着大家。
就好像一个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保护,却不替代;有距离,却始终看见!
不是每一种爱,都叫“体贴”。
也只有当爱是一种“体贴”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所有的能量与光耀。
欢迎大家在下方 “评论”留言。
或 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鹏菲心理”女性成长社群与我直接互动。
您可以加:
“心理助教” 微信:xinxintang2014
加入心理成长社群,
并 免费领取7天【心理小灶】体验资格。
在“鹏菲心理“这个大家庭,我们抱团取暖、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女性心理成长社群,请联系 “心理助教” :
微信:xinxintang2014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境遇,
“鹏菲心理”的吴晓达老师,都愿带给您些许心灵上的抚慰。
在这里,没有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关注与陪伴!
朋友们,早安!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社群带领人】:心理咨询师吴晓达
“鹏菲心理”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累计咨询时间800小时以上,长期接受督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士在读;
心理专栏作家;
长期从事备孕、孕期,及围产期家庭心理咨询工作。
鹏菲心理 - 女性朋友的心灵避风港湾。
愿那无处安放的心、波澜起伏的情绪,在此时、在此刻可以稍作停息,被轻柔呵护、被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