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每逢寒暑假单位会组织冬夏令营。在孩子们不超过十天的时间里,罗列了满满的行程,其中一项是探访孤儿院。
在活动筹备期间,我的工作之一便是通知各位家长,为孩子准备在营期间所需物品。
我甚至打起了草稿:我们的冬令营期间有探访孤儿院的活动,如果家里孩子有不要的旧衣物可以打包带来,我们将一同捐赠给孤儿院。
末了,又感觉哪里怪怪的。
初心没有错:教育孩子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珍惜自己的幸福。
可自己的幸福又从何体现?
你猜的没错——对比。
让学生见识到社会有这样一群孩子:和自己同龄,却没有父母呵护、家人疼爱,没有毛绒玩具和吃不完的零食,很多人睡在同一间房子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孤儿。
可凡事牵涉到孩子,做事的姿态都不要太难看。
旧衣服大概不捐的话,也会扔在垃圾场吧。很多人觉得捐赠,至少物尽其用。
没错,衣服还可以继续穿,不会资源浪费,可这种行为也从“奉献”沦为“处理”。我们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就是不再需要。
带着准备不要的东西,以奉献爱心的名义大张旗鼓走进去,末了和孩子们合张影,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拍拍屁股走人,倒是照片会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
本来孩子不懂什么叫施舍,大人们就做给他们看。
可能孩子们注意的只是孤儿院里和自己无异的一张张笑脸,大人非要他们注意别人身上的旧衣物,告诉他们人有高低贵贱,孤儿们没有人疼,很可怜的。就差把“低人一等”四个字贴在孤儿院孩子们的脑袋上,教自己的学生跟着读。
你说你毫无恶意,我信。但你说你没有优越感,鬼信。
可怕的是,当我把这种想法透露给去过孤儿院的同事时,却引来了她的一番激烈言辞:你去过孤儿院吗?你知道那里的孩子多希望别人去看他们吗?你知道那所孤儿院主要就是靠爱心人士的捐赠才能维持下去的吗?
她的三个问句让我瞬间头晕。
我们总是低估孩子们的敏感度。他们小心翼翼的感知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外界的进入,大概会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你让我看到美好的东西,却不让我得到。
会有人因此受到激励,发愤图强,也会有人从此堕入无边的自卑深渊。
你确定让他们欢喜的是那一包包旧衣服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希望?
你确定没有孩子因为你们的探访,对比出自己的“不幸”?
湖南卫视一档争议极大的电视节目《变形记》,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互换身份,导演组“单纯”的认为可以让城市孩子体会农村的艰辛后会浪子回头,农村孩子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一定懂得努力奋斗。
在孩子无力改变什么的时候,把贫富差距赤裸裸的摆在他们面前,无论节目被鼓吹的多么纯良,总是夹杂了一些成人世界的规则。
童年时期形成的自卑和阴影会持续很长时间。
多长?大概……一辈子吧。
如果保定市有一所孤儿院是仅仅依靠社会人士的救助才得以维系,那便是政府的问题。
我并不否认,食物和衣服可能才是孤儿院亟需的物品。在温饱尚未解决的时候大谈道德自己也会觉得矫情。所以我不是认为捐赠衣食不好,还是那句话:姿态很重要。
我可以把对家长的话改为:我们会有探访孤儿院的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准备点给新朋友的礼物。
这便是平等的分享。
也可以在抵达孤儿院后,将物品转交给老师,而不是众目睽睽下分发。
这便是对孩子的尊重。
我们不会只带着满腔关爱之心却没有实质表示,这样未免太low。
我们也不会仰着一颗头,救世主般“救济”那些孩子。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取优越感,也是另一种自卑,掺杂着可耻的快感。
我们或许可以在奉上衣食的同时,谦卑地认为小小的善举是在给自己积累福报。
相比衣食,尊重才是奢侈品,但真的不要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