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一过了腊八,就知道快要放假了,放假回家后抱着电视看几天,日子很快就到了二十三。
二十三,又谓之小年,传说中,是灶君向玉帝禀报各家各户人口的日子,为了让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丰富的祭品,有的地方会做糖瓜,相传是为了把灶君的嘴巴用糖粘住,让他在玉帝面前说不了大家的坏话。而我们这边,年年二十三都要炕‘‘火烧’’,口味各不相同,有甜的,五香的,肉馅的,早早的做好放在厨房,下午的时候,早早的做好晚饭放鞭炮送灶君上天,正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过了二十三,大人就忙了起来,扫房子,煮肉,蒸馒头,剁饺子馅......一口大锅,一堆柴火,锅里的肉在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一群半大的孩子在院子里疯玩,不时填两根柴,闻着那香气,肚子也咕噜咕噜的叫起来......爸爸煮的灌肠是一绝,妈妈做的丸子炸的红薯总是不到过年就被我们当作零食吃的差不多了。
大人们在忙着拌肉馅,熬豆沙,我们在一旁拿着小碗挖着豆沙吃,还没等蒸熟,小肚子早已就圆滚滚的了......

一切准备就绪,也就到了除夕那一天,换上新衣新鞋,口袋里装满了糖和瓜子,三五成群的满村子疯玩,只要记得鞭炮一响就赶紧回家吃饭就行了。那时候手机还不是智能机,电脑也没普及,嗑着瓜子,看着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孩子们盼着过年,盼的就是穿新衣,吃好吃的,大年初一还有压岁钱。初一早早的就起床,给爷爷奶奶送饺子,再欢喜的从爷爷奶奶那里接过压岁钱,买些小小的烟火,滋啦一声点着,心里也满是喜悦......口袋里装满了甜蜜,嘴里含满了幸福,所有的愿望都已满足,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小小的我们满含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