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2)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2)

作者: JANUARY伊得格是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11:26 被阅读0次

看完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是一本拥有堪比追剧魔力的书。我之前在想,这本书估计又要看很久才能看完,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完了。有时候磨叽磨叽晚了就没有看,睡觉之前就朝书的地方看一眼,像是错过了一场大戏。

读完书的第一感觉是,不相信写的那些是真的,有一种错觉,我是在看小说。因为最后一章是《哭泣的骆驼》,文章中的种种巧合,就像是作者编排的精彩情节,而当这些精彩的情节告诉你这都是真实的,那我作何感想。我以前做过一种梦,就是无论怎样都没有救了,你想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或者是你自己,可是没有办法,现实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每次从这样的梦中醒来,都在想,是个梦,只有梦中才会出现这样的事。可是沙伊达是三毛的朋友,战争年代、地域上的朋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绝望?无助?我想这些都无法表达那时处境的心绪。

“灯光下,沙伊达的脸孔不知怎么的散发着那么吓人的吸引力,她近乎象牙色的双颊上,衬着两个漆黑的深不见底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消瘦的线条,像一件无懈可击的塑像那么优美,目光无意识的转了一个角度,沉静的微笑,像一轮初升的明月,突然笼罩了一室的光华,众人不知不觉失了神态,连我,也在那一瞬间,被她的光芒震的呆住了。

......坐在那儿的她,也不说话,却一下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的梦境里。”这是三毛在文章里对沙伊达的形容,这是要有多美,才能让人这般如痴如醉啊。

三毛描述这个地方没有配得上沙伊达的人,直到巴西里的出现。

“在这些人里面,虽然鲁阿的二哥一色一样地在拼命帮忙着家事,可是他的步伐、举止、气度和大方,竟似一个王子似的出众抢眼,谈话有礼温和,反应极快,破旧的制服,罩不住他自然发散着的光芒,眼神专注尖锐,几乎令人不敢正视,成熟的脸孔竟是撒哈拉威人从来没有过的英俊。”这就是那个巴西里,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凶猛无比的领袖,撒哈拉威人的灵魂。是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沙伊达是他唯一的妻子,七年。在文后面,三毛这样写到”是了,只有这样的男人,的配得上那个沙伊达,天下竟也有配额上她的撒哈拉威人。“看到这里,我不禁替沙伊达觉得值了,虽然到文章末尾,战乱的时局,他们的死触目惊心,他们的双亡让人无尽惋惜。值了,是因为,在世间,能遇到这么一人,还有什么可求的?有那么一瞬间,我在想,如果他们生活在和平的时局里......哎。

还有一章,让我印象深刻——《哑奴》。怪我见识浅薄,在那样的年代,居然还有奴隶这么一说,让我瞠目结舌,也难怪三毛对财主如此愤恨。看着三毛和哑奴的故事,想到了我身边贫穷的人,他们是缺乏物质,可是他们却无比的善良和纯净,越是在那样的家庭,你越能感受到爱的分量,它会重的像地球引力一样,带领你找回迷失已久的方向。在那样的家庭,有太多的苦,对于人性中的杂质,已形成了抗体,就像污水进入沼泽,出来了却是纯净的水。因为情绪的波动才会形成泪水,在不幸的家庭里,形成的泪水几乎都可以归为一类,那就是痛。生活所逼的伤痛,家人疼爱家人的心痛。这样的痛下的爱,怎能不刻苦铭心,怎能不透彻见底?

再说点开心的,比如《天梯》、《白手成家》、《收魂记》、《搭车客》,我不禁感叹三毛这个女人,真洒脱,真性情,真会生活。虽然我很喜欢自己或者别人是温柔的人,但是说真的,温柔的我,那还得塑造上下五千年。还不如像三毛这样,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为何要逼着自己成为温柔可人的淑女呢。最起码,她认可自己的个性,也乐在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她,是她能将枯燥单调的生活,活的有生有趣。今天外面在下雪,我看着雪发呆,想着,要是三毛,这下雪天,她是不是能“搅得”天翻地覆来。要让生活生动有趣,估计这个想法,今后会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ma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