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忙于出差,准备年会发言材料,没有提前考虑本周写作主题。又到了要交作业的时间,翻看网友的作业,其中小鲜肉宋忱的文章给了我这周的思路,他的文章主要讨论“底气”。自己回想一下职场20多年,曾经遇到哪些气场强大的人,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支撑他们底气是从何而来?是天生的性格使然抑或是后天的不断历练才能达致处变不惊的境界?我和这些人差距主要存在于哪里?如何使自己人生路上有更多的
什么是“底气”?
从百度上查到“底气”的官方解释是“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 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我理解的底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自身的充分了解,这个了解又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维度。
一个维度是对于自身拥有的清晰认知,包括能力、特征和优劣势。知道什么是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拥有什么特长,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什么是自己的短板,如何去补足短板或是避开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像“田忌赛马”的典故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对于自身优劣势有充分认知后的策略使用有效性验证。田忌深知自己用同级别的马与齐威王比赛。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全盘皆输。但是田忌奇妙地使用错级比赛的方法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和孙膑对于双方马匹的竞跑能力的充分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个维度是对于自身的期望也有清晰的认知和客观的定位。生而为人,我们都被大大小小的各种欲望所裹挟着。这些欲望有些是自身成长过程中自发而形成,有些是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形成。欲望一方面可以推动我们不断前行,但达成欲望的过程同时又会耗损我们的精力。智者会客观地分析形势,清楚判断出哪些欲望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哪些又是外界的杂音。把自己的欲望合理控制在现有能力能够达成的范畴之内,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明智的人往往放大或拔高欲望,但是却从不去考虑其合理性,结果往往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我们日常常说的“德不配位”、“公主心婢女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底气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于外部的充分了解。这个外部包括了环境、他人。能够充分了解他人的特征,需求,了解环境的可创造性和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无论与他人共事,沟通,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助力,减少对抗的阻力是非常关键的。每个人观念、想法都各不相同,如何统合综效就需要仔细了解判断对方在此刻的真实需求,发掘出自身需求与他人需求的契合点,借助他人的资源和力量,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处事哲学就深刻体现出他对于辨识和理解他人需求的高超能力。李嘉诚曾经说过“合作生意能拿8分的他只拿5分”,成人达己,共同把蛋糕做大,帮助别人同时也就帮助了自己。另外对于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也是底气的来源。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敏锐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善用环境助力自己目标的达成是同样重要的能力之一。举例说“八十年代下海,九十年代买房,2000年投身互联网”,如果你善用捕捉到环境的变化并合理地与自己目标相结合,想发达都难。
如何才能获得“底气”?
在小鲜肉的文章中,他把底气的获得分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维度去考虑。确定性更多的是指向自身,不确定性更多的是指向外部。而作为经历20多年职场生涯的老腊肉来讲,我更愿意把底气的获得投向自身,向内而求。而向内而求的底气获得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构建自己的价值观。见识过多年来职场上的风风雨雨,看到身边某些同事朋友的大起大落,“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曾经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转瞬间就变为阶下囚,价值观的坚守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有着最为重要的意义。历数世界的著名人物,都是因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尽管历尽艰辛,最终达成自己的梦想。如政治人物曼德拉,昂山素季无不都是坚持价值观的典范。
第二个阶段是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梦想不是空喊口号,是需要脚踏实地去实践出来。有了目标,需要解构达成目标的能力清单,并按照能力清单渐进式完成体系的搭建。具体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从现成的书籍中找寻。记得十几年前我看过的盖洛普的Q12方法,《发现你的优势》都有能力发现及构建详尽的方法和工具介绍。
第三个阶段是不断复盘和调整。复盘是提升底气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通过不断的复盘,你可以看到哪些是你做得好的部分,其中成功的秘诀究竟是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