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的一段时间学习,今天早上吃完早饭以后。突然就想给自己拿张卷子考考自己。
这是中、医、资、格考试的题目,当然不是我自己出的。
估计我自己出题,都能做对。因为没有啥难度,也是不知道怎么样能把题目出的更完善。
毕竟这一科目还没有真正的考过试呢!也不懂真正的考试意义。
只是想考考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一块掌握的怎么样。
结果我就做了十五个题,就做不下去了。基本上都是模糊的概念,说白了,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会做呀!
于是拿起来答案去对照,我只做对了八个,这八个基本上都是送分题。
我能做对也是正常的。还有七个没有做对的,开始翻书找答、案。
因为卷子中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解释,只有正确答、案而已。
这一天基本上就停留在查阅资料之中,虽然是没有什么进度,但是收获是令自己满意的。
因为真正的让我认识到,仔细辩证中、药、材的属性的重要性。
比如:苍耳子具有的功效是( )
A:清利头目
B:利咽喉
C:祛风湿
D:利水
E:平喘
这个题目我当时就做错了,在我的印象中,苍耳子是宣通鼻窍的药。
宣通鼻窍有四药: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看看这几个答案,和哪个也不沾边,于是我真正的认真思考一下。
觉得只有A和B两个选项还靠谱,我知道苍耳子是治疗鼻炎的一味中药材。
所以选择了A。结果大错特错。
答案给出了C。祛风湿。
于是开始翻书查找,苍耳子的功效,结果给出我正确的答案:祛风散寒,解毒杀虫,通鼻窍。
书中详细说明了适合解表散寒,湿邪感冒的良药,而且利关节的风寒湿痹症。
不用说,这是我最得益的收获。
还有一个题,我虽然是做对了,但是当时是蒙对的。
于是我也查了资料,查完资料之后做了笔记,感觉影响更深刻了。
题目是这样的:
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嗦不利,兼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的药物是( )。
A:牛蒡子
B:桑叶
C:蝉蜕
D:薄荷
E:菊花
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的时候,觉得桑叶和菊花肯定是不在选项之内。因为:
桑叶是疏肝理气,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
菊花是降压安神明目的功效。
所以划掉它们两味之后,剩下的三味,牛蒡子、蝉蜕、和薄荷都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的功效。
但是想想蝉蜕不走肺,起不到清肺的功能,因为要考虑咳痰不利这一点,所以排除了。
剩下薄荷和牛蒡子两味了,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牛蒡子。
当我看到我蒙对了的时候,还是把书翻开,看看牛蒡子的功效。
果然除了我说的那几个功效以外,还有宣肺祛痰、解毒消肿的功效。
而且书中说的特别详细,诸子皆降,牛蒡独升。
这个子就是说中、药、材里凡是带子的药、材,都有降的作用,唯独牛蒡子升,意思就是它有宣肺的功能。
宣肺是不是就有利于咳痰?
薄荷不具备宣肺的功能但是它能清利头目。
通过这个题,让我对几味中成药的功能更加熟悉了。也能更加彻底的分辨清楚。
还有一个题,错的有点尴尬。是因为当时不知道两个药物的功效,纯是蒙的。
知道的几味中药材又都不是,结果还是错了。
题是这样的:具有利尿通淋、收湿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
A:瞿麦
B:滑石
C:通草
D:地肤子
E:车前子
当时一看这个题的几个选项,当时就把车前子帕斯掉了。
因为车前子的功效是:明目、祛痰、利尿、止泻。
老师一再强调,子能明目,祛痰是去肺里边的痰,前边利尿后边止泻。
它走肝,肺,肾经,但是没有敛疮的作用,这一点就排除了。
地肤子是祛风止痒的作用,根本不用想就划掉了。
通草是下乳的作用,根本就没有利尿通淋的功效。
剩下两个了,一个瞿麦一个滑石。我根本就不知道瞿麦的作用,知道滑石有解暑的功效,忘了它有敛疮的作用,所以就选择了瞿麦。
结果错了,正确的答、案是滑石。
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做了几个题,没有一个是自己能把基础知识点掌握的扎扎实实的。
后边错的题就不是因为知识掌握的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需要辩证区分的问题,难度系数大了呀。
这个题就是我刚刚查完的题目:
治疗咽喉肿痛、痰热壅盛者,应选用的药物是( )
A:射干
B:鱼腥草
C:蝉蜕
D:山豆根
E:桑叶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想到桑叶是疏肝理气,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
有润肺的功能但是不利咽,不用想就划掉了。
蝉蜕利咽开声不走肺也划掉了。
还剩下射干,鱼腥草和山豆根三味。
三味药都能清热解毒,山豆根和射干都能利咽。
我记得有一个中、药《射干麻黄汤》是专门治疗哮、喘的。并且寒性解毒的。
于是,把山豆根排除了。
接下来就是鱼腥草和射干的比较。受我吃中药的影响,果断选择了鱼腥草,放弃了射干。
结果正确的答案就是射干。我错了。
这个题目可以说我是真正用心了,思考了好长时间。
因为我知道鱼腥草具有消痈排脓的功效。中、药、材里面凡是带草的药材都有解毒的功效。
尤其是鱼腥草在水里面是一种寒凉的药,有利水通淋的功效。
它擅长治疗肺痈,有清痰的作用。所以看到痰热壅盛就选择了它。
就没有想到它没有利咽的作用。
第一个条件就是咽喉肿痛,咽喉肿痛是不是就要利咽?
我上面已经写了吧?射干和山豆根都有利咽的作用。
而且,射干还有消痰的作用。
我把表列一下就清楚了。
{ 射干 } {消痰}
清热解毒={ 山豆根 }=利咽{消肿}
{马勃} {止血}
查完资料我突然明白了,我当时要是也这样把它们列出来,是不是就不能错了?
有时候不是题错不错的问题,辩证的时候需要理智,仔细,认真。不能马虎。
尤其是这个学科,真的需要宁心静气的去梳理那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都特别重要。
还有几个题目没有查完,就是总结这篇文章都用了两个小时,看来,学习什么都没有容易的事情。
明天接着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