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们总喜欢以自己的立场、观点、看法去揣度他人。这是一个很少可以跳出去的坑,也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惯性。
这段时间,看了一本书《阿尔卑斯山的牧歌》,里面讲述的主线很明显,主题也很明显: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
但是,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但是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山下小酒馆里面的人对山上死了妻子的农民的评价,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农民不是一个好人,对待死去的妻子的方式很不好,没有尊重死者。
这就是别人的评价,他们认为,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却没有考虑那个人,就私自的下了定义,给那个人贴了标签。
这在现实社会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
但是,其实你不是他,你怎么会知道他内心究竟的想法呢?
你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但是,你没有考虑到他的处境。
我记得那时候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里面的主人公曾经说过:“即使我死了,又会怎么样呢?顶多我的母亲会为我伤心几天,我的父亲、兄长他们还是会按部就班的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一切还是会照常的运转,少了我和没少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句话听着很悲哀,也很丧气,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是一直以来人类的天性,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要活着。
但是也不会像那个主人公所说的那样凉薄,毕竟客观条件,我们还是要向前走,还是要继续生活,但是内心,你又不是他,你怎么会知道呢?
如果,仅仅从客观条件来判断,其实你又真正知道几分呢?
我记得曾经有人给我讲过她那时候在东北玩的时候,在村落里面看到的景象。
家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也算是寿终正寝,家里面大概是四代同堂,但是老人的子女知道老人去世的消息并没有太多的悲痛,相反倒是大大的舒了一口气。但是在外人面前还是一脸悲痛的模样。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按照当地的习俗,要通知周围的亲友来进行吊孝,老人的子女在亲人没来之前,一群人坐在接人待客的堂屋里面吃着零食,嗑着瓜子,打着扑克,唠着嗑。听到外面有人来通知说客人来了,立刻所有人手脚麻利的把娱乐工具用包裹一卷,藏在一边,拉过一边的麻袋往身上一披,头上的白孝布理一下脸上便出现了一脸悲伤的表情,眼泪已经泫然若滴。
这样的情景,在你没有看见之前,我们都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很伤心,可是事实呢?
所以,相对比两个不同的情景,我们不是他们,我们又怎么会知道他们呢?
你只看到了表面,但是可否知道书里面的农民是否在午夜的时候,面对着皑皑白雪,发出狼一样的悲凉嚎叫?
所以,究竟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眼见的不一定为实,有些事情要用心看。
你不是他,你又怎么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悲伤或者欢喜,绝望抑或憧憬。
你不是他,你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