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成器,却忘了孩子生来只是白纸一张,你画花他就开花,你画草他便成草。
你的言行,才是勾勒他人生的笔。
就像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的: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错误习惯一:喜欢讨价还价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想白嫖80元补课费”被全网群嘲。
她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想请家教却只愿意支付一个孩子的费用。
家教老师明确表示,1对1和1对2收费标准不一样。
可这位妈妈却再三跟老师讨价还价:
“反正你给一个人上课,给两个人上课,不都是一样要上课。”
“再说了,本来就是1对1,我家两个儿子都是四年级,同时上课难不成我还要多请一个家教老师吗?”
被拒绝之后,她又开始气急败坏地拉踩老师,说老师能力不行。
正如俞敏洪所说,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父母凡事爱计较,喜欢讨价还价,只会在孩子心里种下算计和贪婪的种子。这样孩子长大了,自然也会变得狭隘、庸俗。
错误习惯二:喜欢薅羊毛
你身边有这样爱“薅羊毛”的父母吗?
翘班1小时,领着全家老小,只为了餐馆十几块钱的免费午餐;
带着孩子吃海底捞,只点免费的清汤锅底,只吃不要钱的小吃和水果,一顿只花10块钱;
去超市,让孩子各种试吃水果和散货,却从来没花一分钱买过……
孩子从小看着父母为了蝇头小利费尽心思的模样,长大后他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一位网友说:
“小时候,看到妈妈买棵青菜也要顺走几棵葱,心里很是羞耻。可是长大了,却发现自己也成了那样的人。”
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行为准则。
父母贪得无厌,孩子就索取无度。
父母投机取巧,孩子就唯利是图。
别让眼前的“小便宜”,毁掉了孩子的三观和人格。
错误习惯三:冲动消费的习惯
俗话说,欲教子先正其身。
如果你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随意挥霍,不妨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习惯了冲动消费,毫无节制。
错误习惯四:有事没事刷手机
在一次校园采访中,记者问孩子们“父母回到家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孩子们的回答出奇一致:玩手机。
一个小女孩说,父母无时无刻都捧着手机,上厕所玩、做饭也玩,直到深夜仍然放不下手机。她写作业的时候,父母还在旁边听歌、刷视频。
爱玩手机的父母,养不出有上进心的孩子。
父母行为上的偷懒,态度上的懈怠,孩子都会全盘复刻到自己身上。
一家三口开开心心来爬山,不料半路下雨了,全家人都没带伞。
母亲开始埋怨父亲:“你为什么不带伞?你出门也不知道看下天气预报吗?”
父亲也反过来指责母亲:“你就知道说我,你自己怎么不带?”
说着说着,两人又把矛头指向了一旁无辜的孩子:
“都怪你非要吵着出来玩,现在好了,全淋湿了,回去说不定还得感冒!你说我们怎么这么倒霉……”
父母成天愁眉苦脸、怨声载道,只会让孩子陷入负能量的泥潭,失去希望和热情。
父母,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榜样;家庭,是孩子扎根成长的土壤。
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取决于他从小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
改变心态,戒掉负能量,多体谅多包容,家庭才能向上,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