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年华献给别人,最坏的结局留给自己

最好的年华献给别人,最坏的结局留给自己

作者: 袁大岛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23:21 被阅读0次

在那些以年龄为划分的商业广告之中,从宣传的方式到宣传语的打造,我们不难看出在商业宣传上,

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宣传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年轻人,广告上会时常强调几个概念,比如做自己,未来属于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个性等等,这就是以纯粹的群体需求,来引发出个体需求的独立性,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模样,每个人都要为了自己认可的生活,自己向往的生活的方式,

去消费。

那么对于中年人或是中老年人,宣传的方式就大不一样了。

这个年纪的人,普遍心态成熟,但他们不傻,因为成熟的代价是经历了太多的风浪,所以针对这个群体的宣传,则会强调了一些精神上的理性追求,

比如取悦自己,淡看风云变幻,享受孤独,与社会与环境和解等等。

这样的宣传方式,已经摒弃了所谓的群体需求,因为这个阶段具备主观消费能力的人们,已经体会了太久的孤独,饱经风霜的精神让他们意识到,拿得起不算什么,放得下才是真正重要的。

商业广告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彻底“透析”人性,但是商业广告的趋势却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年轻时的不顾一切,人到中年时的笑看风云,这其中的生存隐喻,

正在揭露人们在生活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学生时代,面对考试这这件事,人们都有着一个明确的认知,

分数越高,越证明自己做题的能力强,做题能力强虽然不能完全说明这个人是完美的,但是最起码在那个以分数论“大多数输赢”的时代,

满分就是一种优秀,及格是还算过得去,不及格就是不合格。

对的就是对的,做对题,就是能得高分,得高分就能证明我的价值,这一系列的过程,只有学习本身的曲折,没有理解上的权衡。

对错都写在纸上,直白且明确,分数即是结果,清晰且无需犹豫。

步入社会之后,考试成了考验。

考验没有标准答案,之后反馈效果,考验也不是纯粹的问题,而是遭遇,遇到什么人,怎么去处理关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收入提升,当焦虑感迷茫感来袭时,如何避免让自己沉沦其中等等。

看似对的,不见得真的对,看似错的,过了三年五年回头看,幸亏当初“选错了”,所以选择没有答案,只有效果,效果成就了因,也悄然铸成了果,就这样因果因果,在不断的推进中,人们失去了一些东西,获得了一些沉重,得到了一些经验,丢弃了一些自我。

在这其中,有些人迷失了,他们把错的事情当成是对的,明明自己一错再错,还要蒙蔽自己,用倔强来掩盖人生的“不及格”,久而久之,自己越来越固执,越来越认为自己是对的,但现实却让他的人生屡遭失败,遭人耻笑,正在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所淘汰。

而有些人,掌握了一些技巧,印证了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他们也许没有“伟大到”跨越所谓阶层,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不断调和着与这个世道的关系,

他们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时而用理性权衡着进退取舍,时而用感性调烹着人间烟火。

无论如何,大多数人在命运这件事上的理解和体验到最后一刻,都是失去大于获得,在最好的时光里做着让自己不被淘汰的选择,在最后的结局前接受殊途同归的转折。

考验越来越多,错过的,后悔的也会越来越多,但这一切已经渐渐被一种不得不接受的想法所接受,这就好比同一种痛苦,20岁的时候会让人哭的撕心裂肺,40岁的时候会让人苦涩一笑,再也没了下文。

痛苦就是痛苦,痛苦是没有改变的,20岁时,痛苦是一把刀,刺穿身体之后,因痛苦而扭曲的是太多太多的懊悔与不甘,

等到了40岁,痛苦是一面镜子,

人们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看着过去,看着镜子里的近处与远处。

有些曲折不是无所谓了,而是再难起伏:

很多人这一辈子,扮演了许许多多的角色,但其实每一次的扮演,都是讲自己的灵魂抽离出了一部分,

所以人们走到最后会发现,

你扮演了自己,自己成就了那个一直不停歇,不敢停歇的你。


在我事业发展相对理想的那几年,我对于那些在职业发展的低谷期挣扎不前的人,有一种“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没办法认同你”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的事业蒸蒸日上,做什么事情都很顺,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所以我会觉得,所谓不改变,就是懒,就是不想对自己负责。

后来,我的事业因“某些大势所趋”的缘故陷入了低谷,那个时候的我处处碰壁,

鱼没了水,连扑腾两下都显得格外可悲。

在人生的谷底,我意识到了曾经的自己有多么天真,当走过一段坎坷的岁月之后,我才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是不想做就能不做,并不是知道错就一定说改就改,改了就对的。

当我经历了那些连绵不断的,人生起伏的“周期之后”,对于曾经的付出,我不再去纠结什么,更不会选择去反省当时的自己是不是对的,是不是选错了。

因为我知道答案是什么,而我所在乎的不是答案本身,只是那颗不甘心的灵魂一直在拷打着我对过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耽搁:

如果我们把“人总是经历了许多才会知道对错这件事”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说,

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遍会。

相关文章

  • 最坏的结局,最好的自己

    今天的我正遭受着攻心之火,感觉心里要堵的喘不动气了。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和昨天那个满血复活的我相差太多。 最近一件...

  • 最好最坏

    最好最阳光的一面留给了别人,最坏的最消极的一面留给了自己和自己的人。 明知道不会game over,却装作很决绝。...

  • 2017-07-15

    你把懦弱、宽容、最好的一面都留给别人。。。却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你最亲的人。

  • 摘抄

    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别人。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自己的亲人。却永远都不知道,在乎自己的,永远都不会是别人...

  • 把最好的年华留给自己

    最美的花都会凋零, 最好的年华都会逝去。 柴米油盐不会是婚姻的保鲜剂, 三尺灶台实现不了泾济的输入。 当青春颜值煮...

  • 0917-晨读感悟-你遮风避雨的地方应该好好修筑

    当看到“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别人,最坏的脾气留给了家人”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以前的我。在公司被领导称为全公司脾气最好的员...

  • 又一次情绪失控

    三十岁之前,我把最坏的情绪留给自己及亲人,把最好的情绪留给外人。凡是与我相...

  • 最好的年华亦是最坏的年华

    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把期待已久的芳华看完了,对赠书的人心怀感激。整本书看完之后总觉得心里堵着一块抹布,看着离我八万五千...

  • 人总是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给了别人,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亲的人。

  • 最坏的打算,最好的结局……

    前天我写完那篇巜美到哭的德国,11月2号开始重启封锁!》[https://www.jianshu.com/p/c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年华献给别人,最坏的结局留给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q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