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临漳,地处中原腹地,太行山东麓,冀豫交接处,是华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谈到临漳,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想必大家都学过“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那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吧。
战国|邺
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城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巧妙地使用“让巫婆和河神商量,把巫婆投入河中”的计策,从而铲除了“河伯娶媳妇”的陋习,后又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城重新繁荣起来。
这个故事里的邺城便是现在的临漳,当时邺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县,正是在西门豹、吴起这样的人才的协助下,魏国才能成为战国初期的“战国首强”。
西晋时邺城改名为“临漳”,因《铜雀台赋》中“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而得名。
三国—邺都
临漳在历史上大方异彩的时期,应该是作为三国时曹魏的都城“邺都”。
建安十五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营建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三台,高十丈,中间为铜雀台,左右分别为冰井台、金凤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
曹植登铜雀台,留下了著名的《铜雀台赋》,文辞华美,是汉赋中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激周瑜时杜撰的那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使《铜雀台赋》名声大噪,以至于几百年后杜牧做《赤壁》时,还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邺都”不仅是曹魏的政治中心,也是其文化中心,建安文学就起源于此。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也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
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如《燕歌行其一》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如《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曹中尤已曹植的诗才为人所推崇,而其“七步诗”更是名动天下,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贞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纵横家鬼谷子
临漳不仅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还是千古
奇才鬼谷子的诞生地。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他精通百家学问,是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据史料记载,鬼谷子有五百弟子,在战国时期,他们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左右着历史的方向,把握着时代的命脉,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兵家乐毅、让秦国鹤立鸡群的法家商鞅等等,都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虽然邺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但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洗尽铅华,如今的她静静的躺在漳河的旁边,再也不见“鼓角争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