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文学史第四课作业:析《诗经·国风·桃夭》

文学史第四课作业:析《诗经·国风·桃夭》

作者: 子木有痕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01:52 被阅读0次

    今日参加朋友女儿婚宴,新人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新人礼毕,台上有一汉服女子吟唱歌曲《桃夭》,听来顿觉心旷神怡,与新人同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天,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天,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歌曲正是《诗经·国风》里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意思是,桃树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桃花绽放鲜艳夺目,这位姑娘出嫁了,开开心心去到新郎家。

    桃之夭天,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出嫁了,早生贵子家安乐。

    桃之夭天,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生机勃勃,桃花尽情怒放,绿叶茂盛随风舒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诗中以“桃花”暗喻美人,整篇诗语句简炼优美。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实际是比喻一位待嫁的女子正值妙龄,就像一株桃树,花开得正鲜艳,也正是出嫁的好时机。

    全诗三章从“华”(通“花”)到“实”到“叶”,有一种递进的意思,表示这位女子的年龄逐渐增大,逐渐成熟。

    从《桃夭》这首诗中演化出的三个成语值得关注,分别是“逃之夭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本来是形容桃树茂盛有生机的样子。由于谐音的关系,“桃之夭夭”讹变成了后世的“逃之夭夭”,意思也跟原来诗篇当中的完全不同了。

    “之子于归”,在形容女子出嫁时经常会用到。有些地方的婚联,横批也常用“之子于归”四字。“之子”,指的是这位女子。“于”是一个介词,表示一种指向。“归”,特指女子出嫁。

    跟“之子于归”经常连用的一个成语是“宜其室家”。“宜”在《诗经》中是指年时合宜、年龄合宜。后世又有用作“宜室宜家”的。

    《桃夭》确实是古代祝福女子出嫁最美的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史第四课作业:析《诗经·国风·桃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r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