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悬疑推理
东野圭吾《放学后》--书评

东野圭吾《放学后》--书评

作者: 小鹏飞玲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1:46 被阅读0次

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维护尊严的人,不分男女,不分长幼,他(她)所爆发的能量会超出你想象!

永远不要试图去践踏任何一个有思想灵魂的人,否则他(她)会让你尝到出卖人性的滋味!

东野圭吾的这本书虽说也是逻辑推理类型,但与之后写的书不同之处是他花费了大篇幅去着重强调的还是人性在社会层面的披露。环境设定在校园,人们自然想到的都是美好的青葱岁月,接触的人或事也是单纯的,与书中描写的“青春的悲伤与忧愁,人性的丑恶与黑暗”却是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也不经会思考当下社会的发展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作者的每一笔都能深入人的内心,职业道德与人伦带动的高尚道德、自我修养是否符合一个当代学生或是老师的要求?

故事的主人公(前岛)是一个高中老师,因为两起预谋好的“意外”而卷入杀身之祸,命案的目标看似是“我”却没有理由说得通,直到“我”无意中破解了谜团才揭开了真正的凶手(惠子、惠美)和杀人动机,却被妻子(裕美)因为与此毫不相干的原因加害。这样的经历也让我看清了身边人的本质和心理。小说重点描写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相处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统一的法则去约束我们该怎样待人接物,但是每个人都有一道心理防线(自尊、灵魂、肉体),无论触碰到哪一样的底线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维护它,哪怕是牺牲自己的性命。正如“我”问惠美的杀人动机时她说的那句话:我能理解她(雅美),因为我们有拼了命也要保护的东西。

书中凶手的动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你的性命来保全我的纯真。在常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可正是这种极端的方式带来的后果才能让我们更加关注她们,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就或是品行的提升,更是心理的优化和承受力。

以第一人称描写而并非上帝视角,从读者的立场出发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猜想→推理(主人公掌握的证据同读者一样)→碰壁→结论如此循环到答案的水落石出,这样显得真相更加难以捉摸,这种设定方式会为小说增加更多真实感,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也是与后来的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还有一点,这篇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写作手法,明线是校园连环杀人事件,暗线是妻子裕美的加害事件,两条线穿插出现迷惑读者也是本书的点睛之笔,与之前读过的《分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相关文章

  • 东野圭吾《放学后》--书评

    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维护尊严的人,不分男女,不分长幼,他(她)所爆发的能量会超出你想象! 永远不要试图去践踏任何一...

  • 当纯真成了杀人动机——读《放学后》

    (书评写的比较谨慎,没有剧透,请放心阅读)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早期成名作,正是这本书让东野圭吾一举拿下日本推理...

  • 2017书单补完计划

    1. 嫌疑人x的现身-东野圭吾 1.19 2. 恶意-东野圭吾 1.30 3. 放学后-东野圭吾 2.2 4. 虚...

  • 书评|《放学后》——【日】东野圭吾

    2016.10.28 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是我看的第一篇悬疑推理小说。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还算不错。不过最让人难以接...

  • 《放学后》东野圭吾

    放学后,砸落的花盆 放学后,突然被推向列车 放学后,死在更衣室的老师 众目睽睽中,替我而死的人 这一切,似乎都是针...

  • 《放学后》——东野圭吾

    星期六早晨,我站月台上,有人忽然从身后撞来,我险些跌落铁轨;星期一放学后,我游泳完进入淋浴间洗澡,差点中机关触电身...

  • 东野圭吾《放学后》

    他的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看,而且这本书从第一句就让人放不下,作者总是能骗得了读者。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学生被两位老师不...

  • 《放学后》-东野圭吾

    “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那极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的一生的打扰。我们都曾经历过那样纯粹、易碎的青春,只...

  • 《放学后》—东野圭吾

    2018一百篇—002 可能是因为读东野圭吾的第一本作品是《白夜行》,太完美了。因此对其每部作品抱有的期望过高...

  • 放学后——东野圭吾

    读完这本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有点忘了啊,我就是那种读完书看完剧很快就忘那种人……东野圭吾的每一本书都是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野圭吾《放学后》--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si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