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54187d48d973059.jpg)
2000年7月我去武汉时,当地的朋友说要带我去开开眼,他讲“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晚上8点多我们到了吉庆街,那里早已人山人海,10来米宽的巷子中塞满了塑料桌椅,男女老幼一圈一圈地围坐着,个个脸上油光四射,许多男人豪放地光着膀子,女人则毫无忌惮地说笑着,我们就像掉进了一口咕嘟咕嘟冒泡的大锅里。
几个人在桌缝间鱼贯而行,两侧不断有女服务员上来揽客,走在最前面的朋友大声言说有预订,这才顺利抵达“歪歪”排挡前。我觉得这家的店名很是搞笑,便举目四顾看了一下周围的招牌,原来都大同小异,什么“园园”“芳芳”“小妹”“玲玲”等等,听起来十分土气,可生意却异常火爆,几乎座无虚席,还有食客不断奔来。
吃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有毛豆、鸭脖、武昌鱼,还有汤包、面窝、虾球等等,每一道菜都令我直呼“美味”,而更让我眼界大开的是其间的热闹景象。街道中穿梭着卖花的、擦鞋的、售烟的,但要数街头艺人为最多。他们或斜挎着吉他,或手持笛子,或怀抱琵琶,挨着桌地表演,整个街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声以及嘹亮的歌声。
朋友说吉庆街有300多个卖唱的,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天王”:麻雀、老通城、拉兹和黄瓜,他们各怀绝技,分别擅长吉他弹唱、拉二胡、演唱印度歌曲以及手持黄瓜讲笑话。可惜当天没有遇见他们,而“黄陂喜鹊”组合的一段大鼓还是让我赞不绝口。或许这些艺人的水平算不上登峰造极,可近在旁边表演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震撼,尤其是他们会与客人互动,有的还能现场编词,叫人惊喜连连。
那天我们玩到了半夜,而吉庆街似乎刚刚步入高潮,人流仍不停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据说这喧嚣的景象能一直持续到凌晨四五点钟。两年后,吉庆街的名气更大了,这源于武汉作家池莉的一部小说《生活秀》,它描写的是个体女老板来双扬在吉庆街上纷繁复杂的生活经历,后来其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等,在全国掀起了巨大反响。
2011年,由于受过江隧道的影响,吉庆街异地搬迁,当地政府投巨资打造了全新的“吉庆民俗街”。但当我想重温旧梦时,却大失所望。街上没了横七竖八的桌子椅子,都规规矩矩地缩进了室内,遍地的酒瓶、竹签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大理石地面,尤其是没有了喧哗的歌声,街头演员们化作驻唱歌手。从门缝间挤出的乐声,少了鼓噪人心的感染力,似是被阉割过的驴子发出的呻吟。
我索然无味地逛了一圈,失落感袭上心头,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街心广场上的几组塑像。其塑造的是当年喧闹的景象:客人围坐在桌边,有的手举啤酒吹瓶,有的在促膝谈心,还有服务员拿着本子记菜名,更有无数艺人在吹拉弹唱。我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满是烟火气的吉庆街在脑海里复活了,可身边冷清的街景最终还是让我败兴而归。
2023.4.2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fb92651e3d2b0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9efda90f4ecbd7a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8ce03c650900507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