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83447/3ef3788df26cbf16.jpg)
春节前后(2016年),看了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由厦门大学钱文忠教授讲的“百家姓”节目,甚感受益匪浅与欣羡。钱教授不仅学富五车,令人叹服,更让观众敬佩的是,他在回答年轻人提出的问题时,总是以敬称“您”来与对方交流:“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谢谢这位朋友,您的这个问题,倒是提醒了我……”等等,没有因为自己是知名大教授,而慢待比自己小许多且默默无闻的年轻朋友。在电视上还曾看到这样一组画面,钱教授在为一位小学生赠送自己出版的一本新书时,也同样谦和地请这位小朋友“指正”。
钱教授不是在作秀,而是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有一定的内在关联。钱教授是已故著名文化老前辈季羡林大师的学生,如果回放季先生的岁月生活片段,可以扑捉到这样一组“镜头”:那年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位已进校园的新生也许“内急”,或要办理什么事情,手里又拎着提包、行李等物品,一时很不方便。正在为难时,一位老人正迎面走来。这位新生就请老人帮他照看一下自己的东西,老人二话没说,欣然同意。事后,年轻人才从他人那得知,这位帮他忙的老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窥一斑而知全豹。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却又非常平易近人的师长,那么他所教出的弟子,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肯定是出类拔萃者,并得到社会公众的尊敬。
在为钱文忠、季羡林两位教授点赞的同时,恕笔者对比性地点评一下当前正在播出的旨在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秉承精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这个节目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诗词爱好的佼佼者百余名,(含几位外国选手)更有像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等这样的文化名家作点评嘉宾,主持人也有一定的古诗词水平。可以说电视台为观众又奉献出了一份高品位的“精神大餐”。遗憾的是,有一点点瑕疵让人跌了眼镜,那就是主持人在称呼年轻人,甚至是与自己年龄相符的选手时,总是“你,你……”的,让人听了很不舒服。选手们在走上台时,首先鞠躬且有教养、有礼貌地尊称各位老师好、主持人好……并以“您”字称谓对方。选手均能以传统的礼仪方式亮相,那么,学识非浅、形象也靓丽的主持人,为何不能纡尊降贵地称呼我们这些可爱的选手们一声“您”呢?尤其是同在一个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舞台上。我们这些选手是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大庭广众之中,人家也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尊称他们一声“您”,是不会有失主持人的身价,倒是更显示出您的高雅风度来。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些选手里大有藏龙卧虎者,其方方面面的水平绝对不会亚于他面对着的主持人,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著名文化老前辈夏衍先生住院病重时,秘书对他说“我去叫大夫”,老人家当即用微弱的声音提醒秘书:“不是‘叫’,是‘请’……”一字之差,却内涵着传统美德之意。在这里套用夏老的“提醒”:“不是‘你’,而是‘您’!”尤其是做节目主持工作的公众人物,更需要注意呦!
原载《北京广播电视报》
选自《好好干 好好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