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写作是这个时代里最好的自我投资。
我不反对。
我有个朋友,2015年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
2015年,我们即将大学毕业,
那个时候微信刚刚打败QQ,成了新的交友渠道。咪蒙还没大火,自媒体还是新玩意。一个个青瓜蛋子还没走出校园的大门,而我的朋友写起了公众号。
写什么呢?
写的是校园爱情故事,写的是少女情怀~
我对此表示不屑。
因为我读过她的文章,我感觉特别肤浅!文笔肤浅,故事肤浅,这种行为更是肤浅(在同学中流传自己的真情实感行为。)
在课外读物还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就已经接触了大量的青春读物,青春疼痛系列代表郭敬明先生的最小说都被我读到嫌弃。
4年之前·······
我,一个思想深刻,谈吐不凡的奇 (葩)女子,那时最爱读的小说是《教父》,最爱看的电影是《飘》。
她,那种关于年轻人的恋爱故事我都不稀罕写,更不稀罕读····
更何况我觉得她文笔真是烂透了,高考大作文写出来,我都不能是这种水平
4年过去了·······
我,报了鱼哥的基础写作班,在生活的泥潭中挣扎,成了啥都不会写的写作小白。
她,公众号上已更文670篇,粉丝上千万,简书签约作家,最近开了公司,带了团队。
公号里分享的是成功经验,教的是职场秘籍,偶尔晒猫晒狗晒幸福。
我嫉妒吗?我没法嫉妒!
因为现在从她现在的文章里,我读出来的只有自愧不如,我能做到的只有虚心学习。
我读了她公众号里的几百篇文章,从日期是2015年的第一篇到现在,她的思想高度,文笔风格几乎是一年一个变化。
4年的时光将她雕刻成思想通透,文笔成熟的姑娘。
而我从她这4年写作进化史上,找到了四个关键词 : 专注、练习、思考、寻找
一、专注,是一项高级训练。
我在这里提出的专注,不单单是指在你写作过程中的专注。
我知道很多老师,同学更看重的是在完成一篇文章时要全神贯注的去写。
保持内心的平静,摒除乱七八糟的的思绪。
这是一个好习惯,鱼老师在他的文章里也提到过,这样做能够有意识的提高你的写作速度。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专注写作这件事!
多少人有自己的公众号,多少人在简书上发过文章,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更新文章100次呢··?
更何况前期要运营一个没有赚钱的价值的账号,你真的能够专注的写下去吗?
对于写作,很多人抱着速成的态度,报了不同的写作班,学了千变万化的写作技巧,却没有踏踏实实的输出过几篇文章。就开始做起了赚钱的梦。
而我那个写公众号的女同学,这一专注就是专注了4年的时光,我兜兜转转的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她一天一更的把自己写成了创业女老板。
我想如果写作不是你的专注点,你没有赋予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你很难写出成绩。
除非你天赋过人!
二、刻意练习,天才不过是找对了方法
专注和刻意练习是绝配,刻意练习是更高效的勤奋
没成名前的咪蒙,
在南方周末里当了10年记者,天天和文字打交道,同时默默无闻的写了5年豆瓣······
所以,后来的她永远都能掐中粉丝G点,每篇文章都是100w+阅读量,一篇软文能卖50万人民币。
咪蒙肯定不是个天才,毕竟她说不出成名要趁早这样的话。
在报社的十年里,她采访不同的人,写不同的稿,分析不同读者的阅读品味。没有一件工作是简单重复的~
她无意识的进行着“刻意练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反馈、调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了解受访者,更懂得读者···
她后来写的文章,总是轻易的获取流量的关注。
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简单的更文,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一个反馈机制,
正如在鱼哥的训练营中,文章点评官的点评就是一种很好的反馈。小白在练习中需要这样的帮助,去完成每一次的刻意练习。
三 、思考与寻找,生活中从不缺故事
以前总觉得,我不适合写作,因为我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东西····
如果我想写作了,我一定把自己放在一个安静,人少的地方,慢慢积淀,就能写出好的作品。到时候,一鸣惊人!
生活的巴掌总是响亮!!
读完朋友公众号上的几百篇文章后,我傻了!
写不出文章我老怪生活无趣,
可是别人却将同样平凡的日子写出了花。
我嘲笑对方总将心里所思所想公布于众,
现在才明白,被记录下的思想才有意义。
生活中从不缺少故事,我却心甘情愿的让它们溜走,反过来怪生活没有意义,
我想起了鱼哥讲课时说过的一句话:与其去找好故事,不如活出好故事!
活出好故事,同时还能发现好故事。思考与寻找,你会发现生活不缺故事!
朋友的公众号里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毕业四年我们从未联系。
如果说2015年她初写的那几篇文章里,我还能看见我们曾经的身影。
如今她写的生活里早就没了我,可我看见的依旧是一样的酸甜苦辣,一样的人生百态。却比我们多了份专注、练习、思考与寻找,
比我们多了一份写作的精彩!
微信昵称:Cai慧茹+北京+待业 鱼苗3组 3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