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古老的华北平原、鲁中福地,蜿蜒着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汶河。
千百年来,汶河两岸勤劳善良的乡人们,像极了这条默默流淌的河流,承载着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悲欢离合,执着地,一路向前,一路放歌。
(一)晴天霹雳
高家胡同的高五婶走在去往儿子建国家的路上。
轻快的步伐,愉悦的表情,都在告诉着和她打招呼的乡邻们:家有喜事。
可不是嘛!时值高考后不久,高五婶的孙子、建国的儿子高飞成绩优异,昨日已得到消息,省内一所著名高校已录取高飞,不几日,通知书将寄送到家门。
这光宗耀祖、门楣生辉的大喜事,怎不让人喜上眉梢!
这不,昨夜高五婶和高五叔一商量,决定拿出自己压箱底的一点积蓄,给孙子做学费。
学费五千,相比某些动辄上万的贵族或私立学校,这个收费还算合理。这几年,国家鼓励农业生产,每年都有一定奖励性的补贴。因此,现在村里很多小家庭的模式是,一人在家侍弄土地、操持家里,另一人外出打工,两项收入加起来,即使算不上小康,日常吃穿用度、养育子女也不会受到大的难为。
但是,想起自家体弱多病、已卧床两三年的儿子建国,高五婶脸上的笑容不禁慢慢消失,愁云渐渐笼上了眉头,嘴里,也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
儿子建国,从小性格内向,身体也很弱。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没几年找了个邻村的勤劳朴实的姑娘小云结了婚,儿子出生后,外出打工,身无所长的他干不了技术活,身体弱,又干不了体力活。一来二去,外出找活计屡屡受挫,长久压抑,竟至抑郁成疾,一病不起。
这些年来,也多亏从煤矿退休、有退休金的五叔帮衬着儿子儿媳,才不至于耽误孙子高飞的教育和成长。
两家处在同一条胡同,相距不过一百来米远,高五婶走进了儿子家门。
她知道,也许儿媳下地干活还没回来。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