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曾谈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人跟人之间的友情看的极为重要,认为,我们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即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相互理解珍惜对方,这样才能快乐。
自古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说,钟子期和余伯牙是千年难遇的知音,他们一见如故,一个抚琴,一个吹笛,仿佛要用音乐把对方内心的想法传达给彼此,世间只有他们懂彼此,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那种外人无法逾越的感情真的好生令人羡幕。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繁花烟雨巷,谁是谁的余伯牙?谁又是谁的钟子期?
司马迁的代表作《史记》中记载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上,相信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蔺相如凭借他的口才,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燕王给予的赏赐比廉颇这个将军的还丰厚,廉颇说“蔺相如涂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吾耻,不忍为之下”,所以两人局势尴尬,便有了廉颇宣恶言,而君谓逆之”,当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用意之后,便负荆请罪,背着木薪亲自上门请罪,从此俩人便成了刎颈之交。时光之花永不凋落,友谊的种子便有了天长地久之说,朋友之间不要存在猜忌,我们要学会互相理解。天地之大,只有父母和朋友才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木桥青瓦,夕阳西下,在模糊的光辉下,廉颇和蔺相如的温文儒雅,相敬如宾的举动,像剪裁的影片,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友情花开,时光不老。记得曹丕在《五步诗》中写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面对对势力,对权财的纷争,不得不发出此等喟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朋友,是不畏惧距离,不畏惧猜疑的感情,龙应台曾说“所谓会不过是将人用情感这条细线串联成一串串念珠。”而朋友恰恰是万千情感中的一缕。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吾家贫也,鲍叔不以我怯,知吾有老母也”,这是管仲在遭受惩戒后,第一时间对鲍叔牙的道歉与感谢,鲍叔牙对管仲的情意可谓是名垂千古,成为了一段佳话,所以后人闻此故事,都夸赞鲍叔牙对朋友的重情重义,而不是管仲高超华大千世界,有满腹经纶者比比皆是,唯有重情重义,如鲍叔者,少也。
朋友,是临行的衣服,在你身边,给予你安慰,同样,他也是红尘路上的明灯,你前进的方向。中国有一句古话,正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天自然会回馈于你怎样的生活。
嵇康以一种近乎打铁的艺术生活着他不羁,厌恶官场的黑暗生活,他才高八斗,依然选择远离官场,他的朋友有的凭借自己的才华,登上高位,与之同流合污,他毅然与其绝交,自己打自己的铁,与相同志向的朋友,饮酒作诗从此不喑世事,独奏独属于嵇康色彩的《广陵散》。“阮籍猖狂,岂笑穷途之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兹捧昧,喜脱龙门”,阮籍也如同嵇康的个性一样,交友则甚,交友一定要学会一个“慎”字。《论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朋友,在生活中不仅扮演着温暖者的角色,他同样也是你生活习惯的模板。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熟悉,车胤年幼时家境贫寒,但他酷爱读书,所以他就从亲戚朋友那借来书,在墙壁上凿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的光芒来读书,步入仕途后,因为与他朝夕相处的都是贪图钱财小人,他并没有做到像陶渊明赞美菊花,《陋室铭》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是像他们一样为了几亩良田,葬送了自己辛苦奋斗的一生。如若,他平日里结交的是像庄子,王安石一样的人,或许,他就不会在历史的布帛上遗留下丑陋的污点。
李商隐在《无题》中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名句虽说是用来赞颂老师的高尚品格的,但用来描述也未有不可,自古以来便有为朋友两肋插之说,梁山一百零八绿林好汉,他们就情同手足,相信彼此,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值得效仿传奇故事。鸿门宴之中,因为刘备懂得重用人才,结交朋友,而项羽优柔寡断,不懂得结交有机智的朋友,他不愿意去相信范进,最终了他的千秋大业的美梦。
古言亦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所以一个人能否成为什么样的人,大部分取决于外界环境,朋友,亦是左右你人生的方向牌,友者,人生之明也。
时间让我们倦怠,岁月教会我们遗忘,我们用执念与岁月对抗,换来的只不过是苍老和懂得,朋友,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会我们如何结交良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