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课改之路

我的课改之路

作者: 陪着蜗牛去散步ing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8:53 被阅读0次

                                  新课改下的语文早读

一.个人经历

    自2013年第一次走上讲台至今,虽已走过5年教学生涯,辗转多所学校,但从未亲身经历过一次切实的课改。故而“课改”之于我,更多的是教育行业的专业名词;是听课时观摩的一次华丽展示;是耳畔的经验之谈;是书中密密麻麻的理论。尤其在学习了其他各位老师独到、精辟的课改实践之后,今天站在这里谈课改,怕是班门弄斧,故此借助网络、搜索资料,并结合实际,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改下的语文早读”。

二.早读意义

耳目相传,目视口诵,书面的文字便被声音立起来,出口时负载着感情,可大大强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便是朗读。早晨既是朗读训练的黄金时间,又是大脑记忆力最强的时刻。早读效率的高低,甚至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成绩的好坏。

三.早读现状

环顾四周,新课改之行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早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第一课依旧我行我素,结合自身经验,分析我班学生,发现如下问题:

1. 漫无目的(针对朗读课)

除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及名篇段落外,学生对于分析型、说理型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章,初读稍有兴趣,再读时可能会关注于难点字词、思考文意,但到三、四遍时,便漫不经心、昏昏欲睡,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个别自制力稍差的学生,甚至还会打瞌睡、聊天打发时间。

2.形式单一

必背古诗词限于自我背诵、相互过关,现代文只局限于全班自由读,以致于好多学生“滥竽充数”,造成早读效率十分糟糕。

3.阅读兴趣低

学生只对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有阅读兴趣,对于其他文章,尤其是晦涩的说明文没有阅读激情。

四.改变策略

1. 目标明确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现代文朗读,应根据学生基础,在规定时间内制定不同的目标。早读课内容充实,学生就会有事可做,如果放任自流,学生对于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都不明确,就会漫无目标,只会应付老师的眼光。所以,对于每一节早读课,都需要教师提前规划好诵读内容,制定明确的目标要求,规定要达到的识记、理解程度。

①预习课

如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去朗读,学优生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记忆本课重点字词,并进行圈点批注;学困生可达到在认字的基础上熟读,然后再理解文意。

②复习课

学生应带着感情去品味书中的一字一眼,品析重点字词的妙处,并背诵一些精彩的段落。

2. 内容丰富

语文学习应注重点滴基础知识的积累,故此早读课堂不应该局限于语文课本内的文章,而应该有针对性的全面扩展。比如名人故事、满分作文、课外读物等,这些内容相对于反复的去朗读同一篇课文来说,更有兴趣,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利于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劲头。

3.形式多样

朗读的形式千变万化,如:齐读、领读、对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等。有针对性的采用具体的朗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如:对于生字生词较多的新学文章,最好先范读或者听录音机跟读;对于文质优美、音韵和谐的文章,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对于对话较多的文章,可安排学生之间分角色演读;对于需要识记的字词和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速读速记,对于充满哲思和需要理解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静静的思读、悟读。

语文早读课对于学生不只是读,更应该是读、写、思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在学习效率较高的前半节课,应该着重调动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进行必背篇章背诵。后半节课记忆疲劳,应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展能力,进行阅读、理解类学习。对于读后有自己困惑的问题,还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的“你说,我帮”问题解惑会等。

下面着重分享一下我们经常运用集中的朗读形式:

①集体诵读    

这种朗读形式有助于帮助学困生克服读音障碍,但是“拖住了学优生”,且易造成有些学生“浑水摸鱼”,因此这种形式可在预习课时采用,并掌控好时间。

②个体自由读   

这种朗读形式能充分调动中上层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他们可以根据学习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但是对学困生的监管会不太到位。

③分小组朗读   

这种朗读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集体诵读和自由读的弊端。采用这种形式朗读必须事先做好分组,每组成员可设置学优生、中层生和学困生,互帮互助,并做好监督工作。

故此,老师应根据不同的朗读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基础,灵活组织学生进行早读。

4. 及时反馈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早读课上的记忆、背诵,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反馈,才能让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避免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让学生的识记神经持续紧绷,反复回想,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所以,可设立“读书小组”或者安排组长,针对每次的早读内容,进行抽查,然后汇报,最后进行适当奖惩。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此所谓朗读的真谛。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接触,方能深刻领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并在领悟中思考、贯通,潜移默化中,集腋成裘。

然而反思自己,目前,对于大纲要求的背诵类文章篇目,已制定了明确的背诵、过关机制,但是对于朗读性现代文的早读管理,还做得不足。至此,积极学习、借鉴,结合实际,适当变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早读课改之法。

相关文章

  • 我的课改之路

    转眼间,新课程培训已经过去将近10个月。说实话,其实我是“被课改”了,直到现在心头的冰才渐渐融化,从战战兢...

  • 我的课改之路

    新课改下的语文早读 一.个人经历 自2013年第一次走上讲台至今,虽已走过5年教...

  • 课改之路之我见

    凉水井中学是一所需要绕过24道弯的山路才能到达的偏远乡村学校,但它的新生训练营却吸引了全国上百名校长、老...

  • 我们携手做课改!

    2017年9月9日,应仁寿课改实验学校富加中学的邀请,我和我的小老师们一起踏上了课改培训之路的新征程。 ...

  • 课改之路,唯有上下求索

    围绕“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我们建立学习小组,外出学习,确定自己的课堂模式,一遍遍听课、磨课,开展...

  • 农村课改之路还很漫长

    开展教学视导,是我们教研员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情,指导教学,服务老师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实际上,我们除了...

  • 【菊言菊语】你是我的“小老师”

    我的课改故事 课改从改理念、改老师、改学生、到改课堂轰轰烈烈开展了这么多年,还记得课堂上分...

  • 课改须改课

    周日上午八点半准时走进艾瑞德学校第33期名师大讲堂,聆听了明远教育书院主办的《新课标新课堂——深度学习的理论...

  • 大名县曙光小学十大文化品牌之(图说之三)

    ——课改文化 大名县曙光小学,在2018年暑期开学后,开始进行课改。 课改是什么? 为什么做课改? 怎么做课改? ...

  • 镜像记录我和孩子们的课改之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课改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y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