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究竟怎样正确地初步建立“批判性思维”?

究竟怎样正确地初步建立“批判性思维”?

作者: 奔跑的大胯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23:09 被阅读0次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的话

你肯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每当一个新闻热点爆出来之后,评论区就会立马分成(至少)两派观点,开始互相对峙。

如果你仔细观察评论区的内容,会发现:

  • 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是“鸡同鸭讲”。

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能分清楚:

哪些评论是“观点”,哪些评论是“事实”

区分“观点”和“事实”是建立“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很多人还会认为“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太过玄乎,甚至会觉得:

“批判性思维”就是判断“是非黑白”的思维。

如果这样思考,就会闹出大笑话来。


正文

比如:

一条新闻说:“哈根达斯推出榴莲口味的冰激凌”。

评论区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路人甲说:“榴莲口味真的超级赞。”

路人乙说:“难吃死了,还是草莓味好吃。”

路人丙说:“你们那两种口味都不好吃,我觉得蓝莓味的最好吃。”

……然后评论区就炸开了。

这种类似的评论在网上太常见了,如果你深挖一下会发现:

他们争论的根本不是“事实”,而是各自的“观点”。

也就是说:

  • “观点”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 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不同“观点”。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

  • 网友们争论到天荒地老也不会有结果;
  • 因为“观点”根本没有办法被“证伪”(被证明“正确”或者“错误”)。

就好像:

三个妈妈带着各自家的孩子,在院子里争论“谁家的孩子长得漂亮”。

这种问题是永远没有结果的,甚至能“打起来”。


你可能会觉得区分“观点”很容易,没有什么高深的地方。

但是一旦“事实”和“观点”掺杂在一起,就会非常具有迷惑性了。

比如下面的四句表述:

  • 今天天气好热啊!我可以穿短袖出门。
  • 外面下雨了,我觉得最好还是穿雨衣出门。
  • 最近股市行情太差了,但是我依然选择建仓。
  • 红酒能抗癌。

请问:上面四个句子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

是不是觉得需要思考一会才能作出判断?

但事实是:

这些表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见,但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给自己任何思考的时间,就和对方“怼起来了”。

事实是:

  • 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基本的“批判性思维”;
  • 他们争论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争论什么
  • 他们凭空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
  • 无果而终之后,嘴里还“骂骂咧咧”;
  • 下次遇到同类情况,依然如此循环往复

有趣的是,要想解决上面的问题

只需要知道“观点”和“事实”的定义就可以了。

什么是“观点”?

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主观逻辑中表述出来的“东西”,只要它不违反事实,逻辑能够自洽,但是无法被证明为绝对的对或者错,这就是“观点”。

比如:

  • 小明说:“草莓味的哈根达斯很好吃。”

思考逻辑如下:

  • 这句话是小明说的
  • 小明觉得“草莓味的好吃”,在小明的逻辑中是自洽的
  • 但是“草莓味的哈根达斯”并不一定在所有人看来都好吃,也就是不能被证明为“绝对的好吃或不好吃”。比如,小刚就不喜欢吃草莓味的哈根达斯;
  • 所以,小明说的这句话只是“观点”,而不是“事实”。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和小明争论“草莓味好不好吃”,就是很无聊了

如果,小明拿着这个观点主动来找你辩论,你最好的回答应该是:

  • “嗯!你的观点有意思!”

这句话传递出来的信息是:

  • 不认同“小明的观点”;
  • 但是,你认同了小明“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

这就不用争吵了。


什么是“事实”?

就是在客观世界中,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东西。

比如:

  • 小明说:“黄晓明身高1米88。”

思考逻辑如下:

  • 这是一个“事实陈述”,可能为真可能为假
  • 如果你不相信小明的话,你可以选择不搭理他
  • 如果你想搭理小明的话,你应该说:“小明,你是怎么确定的?”这就是一种“证实”或是“证伪”的态度;
  • 小明回答你说:“我刚看到一篇微博文章说的。”
  • 你应该回答:“微博文章里有不少谣言,你怎么确定你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属实的?”这还是一种“证实”或是“证伪”的态度;
  • ……就这样一直问到最后,小明承认了自己看到的是谣言。

也就是说:

  • 小明说的是“事实”,只不过,这个“事实”是“假的”而已。

对于“事实”,最重要的是:

不需要进行辩论,只需要进行验证

你可能会说了:我就算知道了“观点”和“事实”的区别有什么用?

但是,早已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是,建立“批判性思维”是为了

  • 当外界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一定不能照单全收
  • 而是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观点”和“事实”的区分,敢于提出质疑
  • 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注意力的浪费

写在最后的话

在职场或生活中,与不同意见的人相处:

  • 最重要的是尊重

但是,如果想要尊重别人:

  • 最重要的是理解

如果想要理解别人:

  • 最重要的是接受不同

如果想要接受不同

最重要的是区分“事实”“观点”

现在我们清楚了: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遇到不同观点的时候,千万不能面红耳赤破口大骂

而是要温柔地和对方说:

“嗯!你的观点很有趣!”

祝近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究竟怎样正确地初步建立“批判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zo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