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那山那海那小屋
故事概述
高加林在市场里转悠了半天,始终鼓不起勇气吆喝一声,他很佩服那些卖东西的人可以什么也不顾忌地吆喝,觉得那也是一种本事,而他却是这个世界里最无能的人。他听到广播里黄亚萍的声音,想着张克南坐在长途汽车上悠闲地观赏着风光,再也没有心思卖馍了。他躲进文化馆阅览室里享受起难得的静谧时光。不知不觉天快黑了,一整天他一个馍也没卖出去,只得垂头丧气地出城往家赶。在大马桥上遇见了正在等他的巧真。巧珍人长得像花一样俊俏,可是她没有文化,她决心选择一个有文化,而又在精神方面很丰富的男人作为自己的伴侣。巧珍暗恋高加林很多年,她爱高加林爱得几乎发痴发狂,但是她又很自卑,没有勇气接近高加林,她时刻想念他,就又处处躲避他,可是巧珍的心思和眼睛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高加林上高中时,她知道高加林将来肯定要远走高飞,但她仍然一往情深。当高加林星期天回来的时候,她会找理由远远地偷偷看高加林,当高加林上学走时,她便忍不住眼泪汪汪。高加林没考上大学回村后,她高兴得几乎发了疯,她觉她的梦想露出了希望的光。当高加林当上了教师,她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现在,高加林又一次当上了农民,她那长期压抑的感情又一次剧烈地活了,她为高加林当了农民而高兴,同时也因高加林的痛苦而痛苦,为此,她还在大姐面前骂高明楼不是个人。她心疼高加林,却不知道该怎么心疼他,看到高加林去游泳她故意从哪里路过,想去安慰一下,看高加林去县城赶集卖蒸馍,她撵了过来,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他,她看着亲爱的人在人群里躲躲闪闪,一个馍也卖不出去,靠在电线杆上痛苦的样子,她脸上的泪水也刷刷地流。看着高加林走进文化馆,她也想进去,可是不识字的她进去不知干什么,那里人多,也不方便说话,她就骑车到大马河桥上等高加林,从中午一直站到天色将晚。见到高加林,她身体紧张得发抖,脸红扑扑的,她谎称也是来赶集。她知道高加林嫌丢人,一个馍也没卖掉,拿起高加林的篮子就去帮他去卖馍。这时的巧珍心情出奇得好,觉得街上的人都在朝她笑,她把一篮子馍全给她姨姨家,飞快地向大马河桥赶去,那里有他亲爱的高加林在等着她,她怕她等得不耐烦。
精彩片段
1、有几次他试图把口张开,喊叫一声,但怎么也喊不出声音来。他听见市场上所有卖东西的人都在吆喝,尤其是一些生意油子,那叫卖的声音简直成了一种表演艺术。他以听见这样的喊叫,只觉得很好笑。可现在他在心里很佩服这种什么也不顾忌的欢畅舒坦的叫喊声;觉得也是一种很大的本事。他自己明显地感到,他在这个世界里,成了一个最无能的人。
2、她曾在心里无数次梦想她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情景:她把她的手放在他的手里,让他拉着,在春天的田野里,在夏天的花丛, 在秋天的果林里,在冬天的雪地上,走呀,跑呀,并且像人家电影里一样,让他把她抱住,亲她….可是在现实生活里,她的自卑感使她连走近他的勇气都没有。她时时刻刻在想念他,又处处在躲避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势和说话在他面前显出什么不妥当来,惹她心爱的人笑话。但是,她的心思和眼睛却从来也没有离开过他啊!
3、她是个心眼很活的姑娘,所有这一切做得谁也看不出来。是的,村里谁也不知道这个俊女孩子的梦想和痛苦!只有她在县城正上高中的妹妹巧玲,似乎有一点觉察,有时对她麻木的发呆和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诡秘地一笑,或真诚地为她叹一声!现在,在高加林又一次当了农民的时候,她那长期被压抑的感情又一次剧烈地复活了。这次就好像火山冲破了地壳,感情的洪流简直连她自己也控制不住了。她为他当了农民而高兴,又同时为他的痛苦而痛苦﹣﹣为此,她甚至还在她大姐面前骂高明楼不是个人。
鉴赏
路遥老师在描写巧珍暗恋高加林时,像是钻进了巧珍的心眼里,把巧珍在高加林上学、回村当农民、当教师,又当农民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描写得很是生动形象、淋漓尽致,使读者看到巧珍是多么的爱高加林,又是多么的自卑和疯狂,心里的感受和巧珍一样起起伏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