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看后,令人深思。尽管也有同学给我带来些许的惊喜,但带来更多的是内心的不安。
本次考试参加37人,90分以上8人,80分以上13人,及格24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4分,20分以下有8人,其中得分是个位数的有4人。纵观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差生太差,导致平均分只有58.67分,主体学校班级排名第七名。
考试试题共六个大题。一题填空题20分,大多得分16分左右,其中第5,6小题错误较多。第五题“把7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平均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做错较多。有部分同学把此类题中,平均分的总份数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导致出错。第7题,两人走同一段路,时间比是3比2,那么速度比是多少,大多数答的仍然是3比2,同学们没有弄明白,速度和时间其实是成反比例的。此类题都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真正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题判断题和第三题选择题错的不太多,错的较多的是选择题第2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大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而是把正确的那个命题的序号直接填到答案里了,跟本没有填正答案的个数。主要是粗心大意惹得祸。
第四题计算题,错题较多,计算过程中,有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有结果不化简的,还有第3小题,没按照要求做的,或者只化简没求比值,或者只求出了比值没有化简,也是粗心大意的结果。
第五大题,有大部分同学,不理解看图列算式的含义,导致列式错误,可能平时训练的较少,以后加强训练。
六题为解决问题,题不难,大多数同学都会做,只有少数同学一点都不会,基本都是零分,这类同学主要是基础太差造成的。
通过这次考试,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哪怕是教师对内容讲再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多练习,并且要多做各种类型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共性问题,多加练习,找出个性问题,各个击破,别嫌重复,一直练到完全掌握为止。
另外,不能光顾培优,在补差方面得更下功夫。这次考试成绩拉后的致命原因就是差生太差,全班37人,班级竟然有七八名同学基本的乘除法都不会做,有五名同学对于乘法口诀,会背诵,但不会应用,还有两名同学连乘法口诀都不会,对于所学习的公式,会背诵,但是根本就不会应用,从而导致平均分骤然下降,这是这次考试失利最为主要的原因。
学生的态度方面的问题。粗心大意是通病,导致简单的题反而出错,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的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一少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业,另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并且,有严重的照抄嫌疑。虽及时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与家长联系过,但大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没人管教和督促,再加上由于水平、知识层次与优生差别太大,自信渐渐失去,学习态度也恶化了。今后在此方面,我得多做工作,要多给这些孩子们以关心和照顾,让他们重拾信心。
教学常规方面,要不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把这些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去进行巩固,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人都有懒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
总而言之,我会尽最大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提上去,争取提高平均分和及格率,从基础抓起,在培优补差方面,再下狠功夫,争取期末考试有一个大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