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280/21017270de36b334.jpg)
蟹,这种让人嗜之若狂的食物,在旧时人不识螃蟹时,曾以为是怪物,便弄去挂门户来辟邪。
在《梦溪笔谈》中,曾有如下记载:“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说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粤菜记》里说岭南人在很早就知道了蟹的美味,据《周礼》载,“交趾有不粒食者”“煮蟹当粮哪食米”,而且有“生食之”的习惯。
《岭表录异》中这样记载岭南先民烹蟹之法:“水蟹,赘壳内皆咸水,自有味。广人取之,淡煮,吸其成汁下酒。黄膏蟹,壳内有膏如黄酥,加以五味,食也有味。赤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珍美可尚。”
岭南民间的谚语,还详细记录了吃蟹的时间表——正月吃重壳,二月有靓水(水蟹),三四吃奄仔,五月青蟹多靓仔,六月黄后有大蟹,十一二月吃膏蟹。做法最主要是蒸和炒,一般而言,肉多则蒸,肉少则炒。
在岭南地区,青蟹比海蟹更受欢迎。
青蟹生长于咸淡水交汇处。水的咸度与蟹的鲜度是成反比的,水越咸,鲜味越淡;水越淡,鲜味越浓。
青蟹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名称。
青蟹中的水蟹,一直被人说是蟹中的残次品,肉少蟹脚软,如果拿来蒸熟,一打开壳发现就会发现里面全部都是水。
虽然水蟹没有肉吃,但特点在于蟹水鲜甜,蟹水的分量比蟹肉多几倍,用来煮粥焖冬瓜用,汁液中已带了咸味,直接提鲜,是鲜甜得无与伦比的。
水蟹就是童年时期的青蟹,肉少但水分充盈,用它来煲粥,清甜怡人。
奄仔蟹,是尚未成熟的母蟹,兼具淡水蟹的鲜嫩肉质和咸水蟹的丰腴多膏。蟹壳很脆,一咬即碎,蟹肉甜美嫩滑,蟹黄水红柔滑,似流动的黄油,口感温香,将其冰冻后,翻过来隔水清蒸,最具风味。
奄仔蟹分为青、白、黄、黑四种,以黑奄仔蟹数量最少,味道最美。
重皮蟹,又称重壳蟹,它有两层壳,一层硬,一层软,是蟹生长过程中最肥美的。蟹体结实丰满,脂肉囤积,肉厚膏黄,色泽光亮,肉质嫩滑,脂膏香软糯滑,尤其是那一层软壳,集蟹的全身精华,弹牙爽口,鲜美无比。
进入七月,是黄油蟹,它被称为“百蟹之王”“蟹中黄金”。
黄油蟹也是青蟹,有养殖与野生的区别,野生的,称为“海油”,乃稀有之物,一千只青蟹中,据说最多只有三五只。
黄油蟹本来是一只普通青蟹。在大部分的母青蟹蜕壳后,就会向膏蟹进化,而有极少数的因为膏油积聚过多,被太阳晒到膏黄全化,膏腴渗到了蟹肉里,使得原来雪白的蟹肉,变得金黄香溢,日光一照像蜜蜡一样润,这就是黄油蟹。
一千只青蟹里,只有一到三只才有机会变成黄油蟹,还得在旧历七月里抓住机会,否则就要等下一年了。
蒸熟的黄油蟹,蟹肉与蟹黄相互融合,难分彼此。蟹黄饱满醇香厚实,吃起来伴有沙沙的质感。
秋天是膏蟹开始上市,这个季节的膏蟹,蟹膏如流油的咸蛋黄,蟹肉呈蒜瓣状,可以用手撕开,一条一条地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