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国度能够像意大利那样让每一个曾停留过的人如此怀念——你再找不到任何将过去与现在如此精彩地融合在一起的地方,除了意大利——
头上戴着文艺复兴的花环,身上是米兰时尚的奢华名牌,脚上还踏着帝国历史的厚重皮靴。在随性而深沉的外表下,是无数个性、形态各异的“灵魂”。
而这些灵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核心:美食遍地。
6月,NihaoKitchen倪好厨房邀请到国内外意餐名厨、米其林主厨,共同开启一段意式美味情缘,Vieni via con me!
文中部分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被称为“西餐之母”
Vieni via con me!
饮食文化在意大利萌芽伊始,意大利还不叫意大利,那时候他和别的国度有着同一个名字:罗马帝国。
古罗马时期,以佛罗伦萨城为首的王公贵族们或许可以称为“意大利第一批饕餮客”。
公元前753年,罗马帝国在吸取了古希腊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已经成为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生活于其中的贵族们后来又为她加了一项名号:“西餐之母”。
当时,烹饪技艺的高低与府中厨师厨艺精湛与否成为王公贵族们展示实力与权力的主要方式。烹饪技艺越高、厨艺越精湛,则更显尊贵与荣耀。
倘若出身平民又想跻身贵族的话,成为烹饪料理高手或许是最容易实现的途径。因此,那时候,整个罗马帝国处处弥漫着料理样式与烹饪技艺的研发乐趣。
而这也顺势将意大利的美食文化推向鼎盛时期,当她传入别的国家之后,又被融入当地的特色,产生变异,也由此诞生了法餐、美国餐在内的多种菜系,被推上神圣的“西餐之母”地位。
数不清的美食
Vieni via con me!
意大利菜肴被称为“西餐之母”,不仅在于其发展历史的源远流长,更在于意大利菜的种类,她实在太多了——
比如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面,据不完全统计种类就多达500多种:胡椒粒性意面、环状意面、通心长型意面、贝壳意面……
比如说经历了三百年风风雨雨的披萨,种类也是数不胜数:烤盘披萨、厚型披萨、薄脆型披萨……,甚至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便又能拥有一个新的名字:纽约式披萨、芝加哥式披萨、加利福尼亚式披萨……
再比如随着季节与地域变化,而带上了不同风味的意大利甜点:提拉米苏、意式鲜奶冻、西西里干酪蛋糕……
当你以为一个名字便囊括了一种料理的全部时,往下深究,又能发现一个料理名字底下又衍生出几十甚至几百种样式、组成各异的料理。
所以说,与意大利菜肴的相遇,意味着不断发现、挖掘的深不可测的可能性与差异性。
在意大利,认识烹饪就等同于认识当地人灵魂的说法,大概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来得真切。
用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柯的话来说,就是:“这些特质区隔出西西里人和皮埃蒙特人,或让人分辨出威内托人和撒丁人的差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