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小说的简与繁

写小说的简与繁

作者: 我本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2-07-31 09:09 被阅读0次

    这两天孩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刷剧,她刷剧的重点又回到了她已经看了无数遍的《父母爱情》。

    不知为何,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喜欢这部剧,并且几乎每年都要刷一次。也许孩子属于早熟型,也许她继承了我爱研究家庭伦理剧。

    她似乎从小就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比较能理得清爽。记得她小时候我带她回老家,我的家是个大家族,家里堂兄弟姐妹以及各种亲戚众多,以至于我姐姐的孩子(比我女儿大一轮的外甥)都分不太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我女儿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她那时才三四岁的年纪啊!以至于,给她提问人物关系成了每次回去大人逗她玩的一个必备项目。人们说出孩子们的大名,她就可以说出谁是他的妈妈,谁是他的爸爸,他的亲姐姐是谁,他又要管另一人叫什么。

    女儿条理清晰,每次都说得头头是道。大人各个无不称奇。也许是因为她具备的这种特殊“技能”,她打小尤其爱看《父母爱情》这种家庭伦理剧,而不喜欢《西游记》这种神鬼故事。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还发现,她也不喜欢日本漫画、二次元之类的。要知道,她年纪相仿的孩子们多开始迷恋二次元,而她却表现得没有丝毫兴趣。她愿刷的剧多如《欢乐颂》。《小欢喜》她也曾刷过无数次,最近还主动看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外交风云》。

    对于一个初中生,这也许还可以。可《欢乐颂》、《小欢喜》、《父母爱情》等剧,她是从小学就开始看,即使现在开始看似乎也有些“超纲”了吧!

    孩子再一次提出刷《父母爱情》的时候被我严词拒绝过,可大人终究拗不过孩子。于是,我不得不又一次丧失了原则。可我终究没有她的“瘾”大,好在我想起曾买过书。于是,我看着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法,想要看看剧里的情节作者是怎么在书里表达出来的。于是,我翻箱倒柜把书找了出来,边看电视边把书看了一遍。

    书买来后当时为啃个大部头犯难,我并没有读一个字。可没想到,等我翻开第一页才发现,原版竟然只是一个中篇小说。三下五除二我就读完了整个篇章,剧却还没刷几集呢。

    这次的阅读,给我一个很大的触动,让我对小说文字和剧情编辑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并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还算不上是一部小说,严格来说,我写的可能更多的只算是一个剧本。

    这又一次让我陷入了深度的纠结和沉思中。

    我自认为喜欢写现实主义作品,而我又倾向于写长篇。而翻遍中国短短几十年的小说史,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太少了。当然,我说的是长篇作品。短篇、中篇还是有很多优秀作品的。比如,张爱玲很多作品和老舍先生的《离婚》。可这些作品里头竟都一致地缺席了长篇。当然,有一些优秀长篇,如《白鹿原》等,但这些历史体裁跟我写的家庭伦理体裁不一样,导致我无法学习这些作者的表达手法。

    跟我体裁相似的现代作家的作品有很多,但恕我直言,我没有读到精品,甚至,有些热播剧作者的作品我都读不下去。

    他们的作品在我认为还不能称之为小说,顶多算是个剧本。比如《欢乐颂》。这套书当时我兴奋地买了回来,翻开了没几页我却放直接就弃了。因为它简直跟剧情一模一样。也许可能就是先有了剧后来才有的小说,于是就把剧本改都没改就直接发表了。

    这样的事如今不稀奇,这就是当代中国小说的尴尬。大多是为了写剧本而写的,书出版只是一个副产品。读者对于这样的原版小说怎能提得起兴趣呢?

    从而,我想要参考的优秀作品就只能到外国作品里找。可这些作品大多写于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写作手法又于今日有了很大不同。

    这使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没有优秀作品可以参考,不懂得最新的写作手法,现实让我这个写作新人只能一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瞎折腾,找不到方向。

    真希望能读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大作,更希望能有老师能指点迷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不吝赐教,可以将你喜欢的书推荐给我,我们一起研读。

    我们再说回这次研究的《父母爱情》。

    《父母爱情》的小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获了很多奖。今天读来,整个小说虽然情节比剧情简单很多,却也结构设计新奇,情绪表达尚好,不失为一个好作品。

    能把如此简短的中篇发展成一个几十集的优秀剧集,作者后期的改编也是不易,难怪能获得第二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提名。

    正是这种剧集和小说原版的比较让我意识到,小说要这么写:小说的重点并不在于故事的繁杂,而在于通过结构的设计,让读者有一个奇特的探索体验;小说要做到的最要紧的事,是通过情绪的积累和表达让读者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获得一种独特感受和情绪。

    而剧集的撰写则是事无巨细,讲究趣味性,和细节的表达,务必保证每个人物角色的丰满。

    小说中,非核心事件无需事无巨细,不重要的情节甚至只要在合适的地方一笔带过,而笔墨多放在重要的情节之处。小说中,对于配角人物更无需太多笔墨,只在关键时刻出场,且尽量简洁明了。

    总体来说,小说中务必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必要的人物不增加,不必要的情节不赘述。笔墨应多渲染主人公以及小说整体情绪的表达上。

    海明威曾提出写作中的“冰山理论”。

    一部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露出了事务该露的表面那一小部分。就像冰山一样,只有一角露出水面,而广大的水面之下的部分通过作者的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

    而剧集的设计则不同,每个人物角色必定笔墨浓稠,每个涉及的故事情节必定丰富。为了增加剧情的趣味性,更会有意多设计几个有鲜明特色的配角,从而增加场景丰富剧情(小说中则场景能简化则简化)。

    如果说小说只表达了“冰山”的八分之一,而剧集则会表达整个故事的“八分之七”,甚至更多。剧集跟小说不同,小说是隐晦的,而剧集则是直接的。

    虽然整部剧(或小说)表达的主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但小说的多重要读者一点点去体会和琢磨,而剧集则轰轰烈烈地直接显示给观众看。小说是润物细无声,而电视剧则是通过感官、声音、音乐的整体强烈刺激展示给观众看。

    读小说是一件颇为私密的事,有太多私密的感受需要一个人细细品尝。而电视、电影则是一个公开的娱乐,最好几个人一起品评才更有趣。

    了解了这些,对于写作里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但同时另一个难题出现了:一个长篇改成一部短篇、中篇不难,可把一部短篇改成一部长篇这个难度很大。

    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写好长篇相当不易,一不小心容易跑偏,写不出该有的韵味。

    当然作品要写成长篇还是中篇、短篇,这个没有定数,完全应该视作品而定。长篇有长篇的好处,短篇有短篇的精妙。

    把一部作品写成长篇,一定是因为它有着对长篇的需要。当一个作者在写作中感觉到没有一定的篇幅无法表达出一个故事的内核时,这时他就需要一个长篇作品。

    我的作品设计就是需要一个长篇,并且一开始我的架构就是冲着长篇设计的。当然,如果改成一个中篇也是一种可能。无论最终是写成长篇还是中篇,哪些地方该繁,哪些地方该简,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写作者来说还需要不断地摸索。那都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这也正好又给了我的作品另外一次生命。因为几经修改,我对它的失望并未有丝毫减少,这让我多次怀疑自己的作品,也多次把它打入冷宫。

    我相信,每一次充满希望的修改都是作品的一次重生!只要坚持在改,终有拨开乌云、见到天日的时刻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小说的简与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ck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