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准备列一个待写书评的书单时,认真回顾了过去一年读过的书,竟然只列出了 11 本。从我年均 200 本以上的阅读数而言,这个比例极低,这说明我真正读懂的书不多。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你读懂了多少本书呢?
我理解的读懂,是向别人介绍一本书时能够完整地说出主要内容,适当加上自己的观点,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有所了解,让读过的人有额外收获。如果不花时间精读,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为什么准备写书评却找不出几本书而忧心忡忡了。
比如列维·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我读过两三遍却写不完一篇完整的书评,好像读懂了却无从下笔,担心写得不到位,说白了我还是没有读懂。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至少有 11 本是我有把握讲明白的,也写得出来,像《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等还写过十几篇共两万多字读书笔记。
那么,应该如何读才能读懂呢?我的方法是「读书卡片+文章+费曼技巧」。我一般都是边读书边写笔记,先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读完之后再用卡片把有用的划线句子、笔记和自己思考之后的观点写到卡片上。
当我写文章时就把这些卡片组合起来,适当地增加内容写成,最后一步是把自己读过的书说给别人听。实际上这一步使用的费曼技巧,即用教别人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如果没有人可教就把自己当学生,自己教自己。一旦教不下去而卡壳了或说不明白某一个章节时,说明你还读不懂,必须回到书本继续读,直到读懂为止。如此一来,才能说读懂了一本书。
因此,舍得如此劳心劳力去读一本书,就一定选择好书。按照这种读法,一年下来就算读不懂十几本书,真正读懂一本书也很了不起了。
我在某个阅读APP看到对一本书的精讲,比如史蒂芬·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思想本质》和《心智探奇》都标价 299元,还有不少书的精讲是 399元,付费的人依然很多。
可见把一本书读懂读透,达到向别人付费精讲的程度,也很厉害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如何给自己列一份书单?》,就建议年度书单不要超过12本(每月读一本)。如果你一年只读一本,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年度之书读上十几遍,几十遍,也是有很大收获的。
比如你今年计划读透一套《毛泽东选集》,就多读几遍并写笔记,还要收集与毛选相关的书评和论文来看。到了年底即使你没有读其他书,也足够了,没有必要为了凑数而快速浏览更多的书。试想,有多少人一年真正读透一本(一套)书呢?
可不少人还是陷入了一种误区当中,认为快速读书才能读得更多。确实读得比别人多,却未必读懂,即使读懂了一些简单的书,也是浪费时间。我曾见过有一个书友花了 6000 元参加某个读书训练营,人家带她 21 天读 21 本书,写 21 篇书评。
结果怎样?她完成任务了,别人返还了一部分学费,可是每天赶作业一样写的书评连她都读不下去,书自然也没有读懂,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回一部分钱的。这样读书很容易伤害积极性,还不如认真读懂一本书,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并用在生活上,读书才有意义。
你不要觉得读懂一本书没什么用。假如你选择一个领域内某位学科发起人的著作,他在书中已经把该学科的主要问题提出来了,也建立了学科框架,这本书就是一本源头之作。只要你读懂了这本书,并顺着他提出的问题去找出答案,那么由这本书延伸出来的二手、三手书就没必要读了,它已经以一顶十。这样的书,确实需要读一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竟然发现我能读懂 11 本书已经不少了,即使减掉其中有水分的部分(不是源头书),剩下两三本,也可以接受了。那么,过去一年里你读过的书当中,有哪几本是你真正读懂了,可以向别人无障碍地转述或写成文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