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90 第二节 问题行为定义

17/90 第二节 问题行为定义

作者: 润物细无声201808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22:16 被阅读0次

    什么是问题行为?

    首先,相对于具有主观、模糊、多变性的问题而言,问题行为追求最大程度的公认性、一致性。

    其次,问题行为若要求得到最大的认同,且时时处处都被认同,那么,它必将是外显的行为而不是内隐的行为。也就是说,该行为应该是可被观察到的,包括行为的前提背景、行为本身以及行为的结果(效应)这三因素以及三因素的序贯联系,都应当是客观可观察的。唯有客观可观察,才有最大限度的认同。

    哪些行为可以被认为是问题同时又具有客观可观察的特点呢?

    (1)攻击类行为

    (2)自伤类行为(SIB)

    (3)破坏性行为

    (4)逃跑或者逃避行为

    (5)自我刺激类行为

    最后,问题行为通常指向那些过度的而非缺陷性的行为。所谓过度行为,指的是不希望出现但儿童却出现了,甚至是频繁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讲,管理者是不希望该行为出现或者希望尽可能少出现的。缺陷性行为则相反,是管理者预期儿童应该出现或者希望儿童出现但儿童缺乏的行为,这一类行为通常与认知、情感、意志等行为能力有关。

    在应用行为分析中,问题行为是一个关键且专业的术语,只有确定了问题行为,才有可能把问题行为置放于某个特定的背景,才有可能了解在该背景下发生的该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结果。

    比如:

    妈妈和姥姥两个人共同管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爱玩水),两种形式的问题行为(咬人、掐人与撞头自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90 第二节 问题行为定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hu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