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
自卑后的超越——让自卑变成我们生活的原动力

自卑后的超越——让自卑变成我们生活的原动力

作者: 修齐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7:01 被阅读0次

    “炎炎的夏日,日头总是显得格外的油滑惫懒,时过七点,它仍然不愿收起最后一丝余辉,迟迟不肯带走这闷热烦躁。一个人的宿舍里,我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看着7楼阳台的栏杆闪闪发亮,恍如隔梦。"

    这是暑假留校唯一的画面,那一年的夏天,我万念俱灰,一年来所有逃避的失败全面爆发,除了身体上的疲惫与那一幅幅画面的重映,我更是患上了地狱一般的神经衰弱和恐惧症。

    那时候,在短短7天内,从学业到社交,从朋友的人际到恋人的亲密关系,甚至于自己这么多年所苦苦追求的东西,破灭的如此之快,恍如黄粱一梦。

    那些日子到晚上不愿入眠,只能靠手机麻痹自己,对所有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又没有任何的勇气去重新开始,只是一味的怨恨,细细想来真是一场噩梦。

    后来,我回到了故乡,在父母的照顾下和朋友的陪伴下慢慢走了出来,但内心深处隐藏的自卑仍然无处藏匿,每每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出来作祟。

    后来,我开始在旅行中遇见,遇见自然,遇见感动,遇见同行的伴侣,遇见聚会的人群,遇见久别的那个陌生的自己。

    后来我带着一路的风景与故事慢慢前行,这些构成生命意义的点滴。渐渐帮助我将自卑抛出脑后,看清它,理解它,放下它。

    后来我发现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自卑情结,提到《自卑与超越》,提到阿德勒。

    后来我明白,如果你想将这些问题的根本明白你必须得回到本源上。

    所以今天我想和诸位分享,《自卑与超越

    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的不是经历本身,而是 我们对于这段经历 的解读。

    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常常因为我对他的不同解读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和桎梏。

    人生一场在平原上追逐太阳的旅行,自卑恰似日落偶然投下的阴影。——樊登

    本文会用最常见的生活情景,最通俗的语言,来解读那一个个晦涩的心理学概念,并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们曾经受过的伤害,去重新转换自卑的作用,并由此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阿德勒博士在这么多年的心理治疗中发现,如果你告诉病人:这是你的自卑情结。

    这通常没有什么效果。

    这就相当于你和一个头疼的人说,你的病是头疼,这个只说出了原因,却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自卑情结,或多或少会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就整个人类社会来看,也是因为有着自卑才不断前进的。

    所以阿德勒博士告诉我们,我们有自卑情结的时候,不要觉得丢脸,不要觉得羞愧,正是因为这样的自卑,才让我们不断的去前进,不断的去超越。

    但关键问题就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用错了超越的方法,那我们会万劫不复。

    如果一个人自卑了,小时候被别人伤害过,他将他的一生的目标确立为出人头地,一定要很有钱,当他咬牙切齿的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时,当他长大他拼命的挣钱,而且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可以伤害任何人,任何关系,只为了到达顶峰,那么他的人生会变得特别糟糕,根本不知道在追求什么。

    就像,那些生活的非常痛苦的富豪,那些觉得人生毫无意义的贪官

    如果说我们把安全感建立在钱,建立在权力上面,生活的虚无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人类内心中天生的一些空洞,当我们拼命想要用全力,想要用金钱,荣誉,去填满这空洞后,之后的几个月你发现他们是被填满了,但之后这些空洞会越来越大,你会拼命的想要用更多的荣誉,更多的金钱去填满它,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一个只知索取,不会付出,一个拥有一切,却万分痛苦的死循环。


    所以这就引出了自卑后超越的两种方法:

    一种人是:你欺负了我,让我觉得自卑了,我就报复你,就得让你怕我,他会去虐待别人,会去欺负别人,控制别人,甚至严重的暴力犯罪。

    所有暴力犯罪的分子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感。

     暴力犯罪分子都是懦夫。——阿德勒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合理的处置自卑的问题,他们觉得对这一切无能为力,他们所能想到最简单的捷径就是用暴力,用暴力就能怕我,立刻就能实现优越感。

    还有一种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

    他们会认为自己小时候受过伤,所以什么都不能做成,甚至他们会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不做,而是我有病,他们总是会让自己得病,比如说精神分裂症,人格问题,甚至严重到会彻底发疯。

    等我们错误的使用了,超越自卑的方法和角度,无论哪一种都会引起非常糟糕的结果,甚至于心理变态。

    唯一正确的方法,唯一正确超越自卑的方法就是: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使你通过为社会解决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通过关爱他人,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增长,让自己内心肯定,自己在社会上是有价值的,是有很多人喜欢我的,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而降低自己内心的自卑感,这时候我们才能生活的幸福淡定。

    这句话用孔子的话,怎么讲?

                              仁者不忧

    像特雷莎修女这样的人,即使她一点钱都没有,但是她内心无比的开心,非常阳光。

    当临近死亡时她仍然和大家从容的在开玩笑。

    为什么?因为她心中没有自己,这为整个社会的生活。


    所以,阿德勒所讲的自卑与超越,实际上也是给我们的人生指明了一条最重要的方向,彻底解决我们人生意义的焦虑感:

    就是我们得从内心去明白,无论是创业,打工还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无论在社会的哪一个角落,无论是在为什么样的群体团队而服务,我们都应该时刻的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联结。

    不是说一个人在有很多钱的时候去思考这些问题,

    而是在一个人没有什么钱的时候,你就应该去考虑:我所做的工作跟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不是为了整个社会,这是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幸福感能够增加,让我们自己的价值感能够增加,否则你挣再多的钱有再多的荣誉,不断的进步,升职,住再大的房子,开再贵的车,你内心永远都会觉得空虚,寂寞,冷,觉得没有安全感。

    这也是本书最核心的提炼。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作者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才可以有如此通彻的智慧?

    阿德勒自己本身小时候是非常自卑的,因为他在家里面的排行很小,他的身体也不好,弯个腰有点驼背还得过软骨症,所以他一直在自卑的环境中长大,慢慢的去体会这个自卑,怎样消化这个自卑,最后这个自卑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心理学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就是自卑情结和超越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的前提是什么呢?

    作者谈到,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有三种联结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一个是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生活在这个贫瘠星球上,如果说你不去种地不去养殖,你就没有办法生活,你得天天去和自然环境作斗争。

    第二个难以摆脱的限制是社会限制,靠我们一个人活不下去,我们必须得和所有人结伴,得有同伴,有社会性。

    第三个限制是亲密关系,如果你希望你的基因能够延续,我们就必须生活在两性关系中。

    两性的关系就成为我们第3个联结。

    这三大问题会带给我们人生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三个侧面:

    第一个也就是职业问题,怎么面对自然环境,

    第二个,是位置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处于哪种位置,有没有人支持,朋友多不多,有没有社会价值,

    第三个就是夫妻关系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所有自卑与超越理论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费尽一生的力量,其实也不过就是解决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自卑感就会下降,解决得不好,自卑感就会控制你的人生。



    我相信有不少朋友一直追寻过人生意义何在?

    作者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志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意义,他们是能够和别人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生活问题的良好解决常常会为别人扫清障碍,因为我们将在其中看清成功路上遇到的共同问题。                                     ——自卑与超越



    怎样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心理是否有问题呢?

    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就是阿德勒说,他们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会去问,这个人最早年间的记忆

    就是你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你人生最早的那幅画面是什么样子的?这幅画面将可能决定着你的人格当中有没有问题。

    比如在书中,有一个女孩的记忆是咖啡壶倒在桌子上烫到她了,之后总是抱怨,别人没有给到她足够的照顾。儿时这个危险的信号,其实就在她的脑海中种下了一个生活非常危险的印象。

    我当年最早期的记忆是什么呢?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到的是:一个淅淅小雨的大院里,我和一个女孩在画画,但好像吵架了。

    所以这也似乎奠定了我人生之后那种孤独又渴望爱的一面。

    那么对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这个画面又是什么呢?


    我们说这本书是心理学著作,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

    本书有一个最为凝练本质的答案:

    简单来讲,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

    如果我们在和家人,社会的合作中没有太多的缺陷,那我们的心里就没有太多的问题。

    在所有的失败者当中,共同的特点是合作能力非常差。

    明白了心理学,那么自卑感又到底是什么呢?

    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和应对,一旦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了,因为自卑感常因常常引起紧张,所以就有种朝向优越感的强制性行为,却不再指向解决问。

    个体经历限制行动的范围,更专心于避开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们会在困难面前犹豫,停滞甚至于后退。                  ——《自卑与超越》

    当一个人有了严重的自卑情结之后,他会有一种动力去寻找优越感,但是怎么去寻找优越感呢?寻找优越感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去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事情,自己真的没有办法去解决,只能变得更自卑。这时候这优越感的方法会变得畸形,比如说别人做的时候我在旁边捣乱,不敢参与到合作当中,另一种是正在做他却在说风凉话,说自己不屑于做,从来不参与。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警醒:

    当我们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在面对困难时,我们第一想法是会采用逃避,破坏的方式,那么我们得明白:这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Warning

    自卑感的人都会去寻找优越感,身边有很多案例,越是自卑越喜欢表现,这都是我们童年受过的伤,但对于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去疗愈自己呢?

    “只有真正面对并掌握生活问题的个体,才是努力过程中,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那前进的方式也使别人受益,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很难被说服,人们对于成功和价值的评判,最终都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于行为,理想,目标,行动以及性格特质的要求,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我们从未发现完全缺乏社会感情的人”                          ——《自卑与超越》

    阿特勒说:其实对于一个罪犯,他只是避开了生活中的真正问题,而与阴影作战来重新肯定自己的勇气,即便是一个罪犯,即便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者,他内心当中仍然向往着合作,这可以从他们不断的推卸责任身上看出来,因为他们很明白什么是对错与利弊。



    书中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两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

    从孩子诞生,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合作就开始了,在母亲对于孩子的态度完全决定了她自己的感受。

    一种是:母亲带着联结和奉献去为孩子洗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日常。

    而反过来我们中不少人也被这样的妈妈伤害过: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抱怨,边做饭一边抱怨一边陪孩子做作业,一边抱怨,一边洗澡一边抱怨,她内心觉得他应该能过更好的生活,她试图努力的证明自己,她用抱怨来寻找内心的优越感,来感受到她是屈尊了,被埋没了。

    对作者我而言:我的母亲就经常说,如果她不是为了照顾我,她随便都能够考上兰大(虽然她连高中都没有完成)她经常回荡在我耳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爸早离婚了。

    在不断的反思与追问改变的过程中,承认,我也曾经被父母伤害过,同时也坚信我也应该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孩子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那就一定会怎样的话,也确实太过简单。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重新解读这个世界。

    所以作为大人,作为朋友,作为恋人,我们是可以去帮助受伤的他去重新解读这个世界,帮助他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结和关系

    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的不是经历本身,而是 我们对于这段经历 的解读。

    只是你自己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第二部分详见《自卑后的超越——从自卑认识我们理想中的教育》

    下文将从一下方面开始探讨:一直抱怨中国教育的弊端,那么真正有价值,易于孩子成长的教育又该是什么模式?我们怎样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注?这样让他们克服懒惰?怎样给他们合理的解释努力后的失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后的超越——让自卑变成我们生活的原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ie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