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总在梦里回到21年11月。意料之外地,学校通过了我们专业的摄影课采风计划。于是两个年级四个班浩浩荡荡,在专业课老师带领下前往无锡和苏州。
整整四天半的旅程,从拈花湾到宜兴竹海、善卷洞,灵山大佛、惠山古镇,离开无锡来到西山岛,在大巴上被同座喊醒看了场海上日落。苏州的同里古镇和博物馆。然后是平江路。
我很喜欢旅行,去世界各地接触不曾有的人物与风景,去拥有不一般的经历与回忆。就像那位少年所说的,去遇见生命里不同的风,然后被这些涌动的气流,雕刻成不一样的山川与河流。
而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因为有一百多个朋友陪伴,被赋予了以往旅行都无法复刻的体验,给我的大学生涯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02
乘坐大巴抵达拈花湾的时候不过下午一点,简单的解说后,我们开始分散活动。香月花街的建筑充满禅意,花草水木都相似,行走在其间,我们好像可以循着风铃声穿越到古代。
亮塔仪式,我和舍友H来晚了只能缩在舞台一侧,看少年在夜色中挥舞毛笔,眼神肃杀。绕至远处,漫天花瓣纷扬飘落,像是在寒冷的冬季看了一场花瓣雨。
那天真的好冷,妙音台有抄经场地,工作人员揣着手再三询问:“真的要在这里抄吗?往前走走有室内抄经体验馆……”我很决绝,“就在这里吧。”然后在寒风中哆哆嗦嗦抄完了禅经。
可能是我没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吧,灵魂并没有得到升华,满脑子想的都是好冷好冷好冷好冷……
宜兴竹海倒是没怎么看竹,和舍友J一起玩遍乐园的滑滑梯,然后上索道直登山顶。很长很陡的索道,舍友X全程不敢放松,这件事我可以笑好久。
到了玉女峰再看山下一片迷雾,房屋俨然,竹林山海都如同幻境一般。很多同学都举起相机一顿猛拍,而我慢悠悠踏入便利店,点了份盐酥鸡。
四年之后再去善卷洞,拉着舍友X帮我在同一个地方拍照。上一次来这里还是在高一暑假,在祈福木牌上工工整整写下心愿,然后挂到树上。
那时的我还以为未来很遥远,却没想到四年弹指一瞬间,我还是没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03
灵山大佛好像和我见过的其他寺庙都不一样,处处都是信仰与文化的梵香。都在烧香拜佛的时候,我悄悄溜到旁边的树林里,拜了菩萨。
在广场看完九龙灌浴,跟随虔诚的人们去往大佛处,216级台阶,爬到半程我便气喘吁吁。还好是乘坐电梯到达佛脚,不然指定无功而返。
专业所有人在梵宫集合观赏吉祥颂。极具佛教特征的建筑设计,对于常年蹲在宿舍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撞。吉祥颂演出设置在廊厅,我们环绕而坐,一起观赏释迦牟尼的故事。
惠山古镇没什么特别新奇的事情,千篇一律的商业街道与人山人海。在集合之前分享小吃,把专业课老师投喂得白白胖胖。唯一让我惊喜的是在巷道一旁看到了街头表演,他全身刷成古铜色,旁若无人地拉着二胡,旁边是打赏箱。
我极为郑重地在转账备注里写下:太棒啦,希望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去往西山岛的大巴上,我们沿桥穿过太湖。日落刚好停留在海平面之外,在玻璃窗的折射下,整个世界都熠熠生辉。这就算是一起看海了,而我把目光投向那里的时候,刚好有日落。

04
同里古镇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是真实吧。看奶奶在河边洗衣服,阿婆慢悠悠织着毛线帽,有个姐姐抱着小孩在门口招揽生意……我好像能在那里,感受到旧时光一点一点流逝的声音。原住民的存在让它放缓了被商业化的步伐,一些淳朴民风得以保留下来。退思园、明清街、珍珠塔、古戏台,我走在其中,沾染一身烟火气。
苏博小到让我去儿童中心一览唐伯虎的生平。也是在那里,我得知了苏州疫情的爆发。原先并不在意,毕竟那人只是来苏州逛了一圈,小道消息也没有上热搜。
还是赶在夜晚去了平江路,我和三个舍友在黄昏中闲逛。那么长的巷道,那么多家商铺,总能和同样背着相机的同学不期而遇。最好笑的是当我们路过某个亭子,看见几个拿着稿纸与铅笔做测绘的学生,我不禁发出感叹:“感觉他们好专业啊。”
某个舍友举了举她手中的相机:“人家看我们也很专业啊!”我恍然大悟。
那天是感恩节,舍友X和J在点coco的时候,店员小哥还送了两支香槟。

也是在那里,我第一次遇见这个书店——猫的天空之城,瞬间被它的文艺与温馨所吸引。纠结了很久要不要买一本他们的同名创业书,最后还是被价格劝退,带走一本张爱玲翻译的《海上花开》。
我觉得在实体店买书的意义并不在于书本身,而是售卖环境赋予它的附加值。很多年后或许我会忘却书本某一页的内容,但当时逛书店的愉悦,买书的悸动,以及那个城市带给我的感受,这些都还安安稳稳存放于我的记忆里。
05
苏州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缓慢而轻松吧,古色古香的建筑,热情淳朴的居民,随处可见的吴语,都带有清闲雅致的生活情调。
而无锡,每当我念起这个名字,想到的都是拈花湾的禅意,还有灵山大佛脚下虔诚的人们。总有一天我会从大巴下来,骑上自行车,与心爱的人一起环游太湖。如果那时候也有日落就更好了。
平江路,这是最后一站。在我们游玩的时候,疫情正在悄悄蔓延。
还没结束,我们就接到学校的紧急通知,匆匆返回大巴,收拾行李开始逃离。司机师傅一路飙车带我们回到民宿,等我们整理好行李,又连夜赶回学校。
从高风险区回来的我们,毋庸置疑地被保安拒之于门外。于是只好去做了加急核酸,在大巴上待着等结果。
为了避免缺氧,前门敞开。而我又恰好穿了九分裤,整整一晚都在“要不要下去拿衣服”和“我觉得还能撑一下”之间反复横跳,直到凌晨三点才睡着,六点又被通知唤醒。
过了这晚,我们都是患难与共的兄弟。
第二天早上八点,终于有凭证接受隔离,但专业同学太多,学校隔离区住不下,局面僵持太久,久到我以为自己只能灰溜溜逃回家了,直到另一个校区愿意接纳我们。于是我成了笼中之鸟,每天能做的只有学习和等待投喂……
好在朋友老师都很温暖,一直在雪中送炭。专业课老师终于卸下了强颜欢笑的幽默语气,开始布置作业。我承认,看到满屏作业的那一瞬间,对他的爱停滞了一秒……
一切都好像回到正轨,而这场仿佛脱离现实的梦结束了。
06
没能看到西山岛的日出,没能去弥补高中错过虎丘的遗憾,没能去另一个博物馆遍寻姑苏历史,没能在返程大巴上集体唱同一首歌。当时以为来日方长,其实去日无多。
但是能和老师同学一起逃离日常,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就算结局是在大巴上待了一晚上,还是得接受被隔离的事实,过程也是美好的,是永生难忘的。
以全体被隔离结束这段旅程,想来还是有点滑稽。但正是因为有遗憾,过程才显得那么闪闪发光。
就算现在隔离区的酒店,比宿舍条件好上一千一万倍,我还是会在夜里想起我们在西山岛待的那一夜,进门时门楣上一个醒目的“疗养中心”,刷卡进房间时空气中漂浮的霉味;走进浴室,发现没有毛巾,只好排队去领取;整个楼层,吹风机只有两个,租借要交50元押金……酒店供应的晚饭是我从来没吃过的,土豆炒土豆,南瓜炖南瓜……排骨汤里仅有的一块排骨谁也不敢动,最后大概成了某只小狗的佳肴。
时隔一年,想起当时经历的种种,还是会感到快乐。就像是在枯燥而平凡的生活里开一个小口,我得以暂时放下繁冗与匆忙,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就只是背了个相机出门,和朋友一起去流浪。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摄影课老师谈到他学生时代的采风记忆时,是那么滔滔不绝,原先严肃的脸上洋溢着我未曾见过的喜悦。或许珍贵的并不只有旅行本身,还有那段和朋友一起的,无法复刻的回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