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好有其他念想。
有没有生下来就十分勇敢的人,我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至少在某些方面如此。经常被莫名的恐惧困扰,凡事谨小慎微不说,还总是担心事态不受控制,无端地想象坏的结果。
但有一点比较好,能让我从恐惧中走出来,或者说能减轻心中恐惧的感觉。那就是多次说到的容易原谅自己,哪怕只有一个很小的理由,甚至借口,都会被我放大,用来抵御恐惧。
本来回家的路我是打算坐火车的。三十几个小时,我能够接受,准确说是已经习惯了,看本书就到了,不会觉得无聊,更何况还有我喜欢的盒饭。
可是程厂长安排了飞回来,我也就不好表达什么想法了。我想,总不可能各走各的吧,我对天空的畏惧尚不至于到完全不能接受的地步,咬咬牙,三小时不到就到了。
这不是我对乘飞机畏惧的起点。说来好笑,曾经那么渴望能飞来飞去而不得机会,当可以选择的时候,自己却又心生杂念,畏手畏脚。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吧,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记得第一次有畏惧的感觉是在白云机场等待登机的时候。当时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道闪电穿过云端,空中不时传来一声声沉闷的雷声,震得让人心慌。明明是大白天,四周却如此暗淡,似是黑夜已至。我返程的航班就在这个让人压抑的天气里,在这个雷电交加的午后。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感觉不安,但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了担心的气味。我不停安慰自己:“会好起来的,天气会好起来的,如果不好转,航班也会推迟。”
我知道,这是自我安慰,更像是在祈祷。可是,看起来没什么用。天气依旧,就连平常动不动就误点的航班那天也似乎有意要和我作对,登机口准时打开了门。
登机前,在宽阔的登机坪上我再次抬头看了看,乌黑的云端依旧不时闪着光,让人不寒而栗。
我开始安慰自己,:“没推迟也好,至少还是在白天,尽管看起来已是要入夜,但毕竟不是真的夜。相比夜间飞行,当然现在更好。”
我总是有能力试图用另外的念想来替代眼前的畏惧。
尽管自我安慰,但这趟航班可能却是让我埋下抗拒乘坐飞机的最初那颗种子,使我在有选择的时候都大体会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
不过,如果说我的恐惧仅仅来自这一次对云端雷电的担心,那也并不是事实。我相信尽管自己不够勇敢,却也不至于如此低的心理素质。
所有的畏惧都是慢慢累积的,而在其间的某次或某几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中升华,让人真切体会真实的恐惧。
不幸的是,不久之后我得到了升华。
早安,十月二十五。
网友评论